第1155章 迪林杰风暴!

而就在州银行被抢劫之后,一周之内,路易斯安那州境内的5家银行被抢,一共被抢去了80万美元,而且每次被抢劫的银行墙壁上面,都会留下一句十分有哲理的话。
而事情远远没有到这里就结束了,在马尔斯科洛夫发表了这样的言论之后,派拉蒙电影公司老板阿道夫·楚克也宣布派拉蒙会考虑拍摄电影来声援约翰·迪林杰:“英雄拯救世界!这样的故事总是在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现在,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英雄的诞生!我们想有了这样的题材不拍摄的话,我们的电影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我们的时光和我们手中的摄影机!?我们想给后世留下一个传说,留下一个永恒的关于英雄的传说!”
不仅仅受到迪林杰骚扰的这些州宣布他为全民公敌,到最后,联邦政府和调查局干脆宣布约翰·迪林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全民公敌,这也意味着,在美国的国家地图上,约翰·迪林杰将面临着任何一个地方的警察的围追堵截。
这次的行动,第二天早晨成为了爆炸性的新闻。随着路易斯安那州银行抢劫案的屡屡发生,这个地方已经吸引了美国全部媒体的目光,人们纷纷猜测这帮人到底是谁,看得出来,他们并不单单是为了抢劫银行,因为如果真的是为了钱而来的,他们绝对不会如此地顶风作案,而且似乎是故意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警察们作对,最后竟然在重重盘查之下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首府抢劫并且嚣张地留下名字。
1933年的新年,月初的几天,除了报道梦工厂在哈维奖颁奖典礼上面的辉煌成功之外,又一件事情刊登在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
面对着这样的一句话,路易斯安那州的警察们苦笑不已。
对于迪林杰的这种行为,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是十分痛恨的,路易斯安那州宣布迪林杰为全民公敌,调查局随即宣布他们会成立特别专案组进行彻底的剿灭。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民众自然是义愤填膺,公众对于罗斯福政府早就产生了巨大的意见,罗斯福本人的民意支持率更是急剧降低。
在1932年,迪林杰的一系列举动就已经让调查局焦头烂额了,这一次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大动作,无疑是让调查局丢尽了脸面。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约翰·迪林杰是侠盗罗宾汉m•hetushu.com•com一样的任务,因为在约翰·迪林杰抢劫银行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孤儿院、养老院都收到了大笔的匿名汇款,收到这些钱的人,都认为这些钱是约翰·迪林杰汇寄的,对于约翰·迪林杰的这种行为,美国民众高度赞扬。
而民众更料不到的事情,不仅仅是来自梦工厂。
“我就是喜欢约翰·迪林杰!我喜欢他身上的一切,喜欢他的男人味,喜欢他做事情的方式,喜欢他的行事风格!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我喜欢的男人!所以我想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一定会拍摄这样的一部电影!这也作为我对约翰·迪林杰的致敬之作吧!”
迪林杰的一把火,点燃了整个美国。除了政府、民众、媒体关注之外,好莱坞电影界的很多人也被这个男人搞得鸡飞狗跳。
当这帮人离开之后,银行里面的工作人员才开始报警,警察们抵达银行的时候,只发现墙上多了一行字:虚空,一切都是虚空,都归尘土。
民众称约翰·迪林杰为“美国的英雄”,对于他的这种行为,绝大多数的民众都是认可的,在某些地方,民众甚至打出了“营救我们的英雄,帮助我们的英雄”这样的口号,很多城市的民众干脆举行了游行,要求本地政府收回“全民公敌”的判定。
这也更加增加了约翰·迪林杰身上的绚烂光环了。他有刚刚开始的抢劫犯,变成了英雄,最后变成了侠盗,甚至变成了民众的救助者,变成了上帝的使者。
一时之间,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都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了约翰·迪林杰的身上,这显然是民众意料不到的。
这件事情,首先是从路易斯安那州开始的,在新年的第一天,路易斯安那州银行被一伙蒙面人抢劫,根据当时的警察提供的说明,这伙蒙面人的抢劫十分的有艺术含量。新年的第一天,路易斯安那州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保安人员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面呢,根本就没有像平时那样精神专注。就在他们一帮人睡眼蓬松的时候,一辆车子在州银行门口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来的是一帮蒙面人,他们冲进了里面,仅仅用了三分钟就控制住了里面的形势,然后一个穿着风衣的人一边跳着舞一边走进了银行,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帮人潇洒地抢和_图_书走了州银行刚刚运达的120万美元的现金,然后潇洒地开车远去。
山姆·华纳是好莱坞所有电影公司老板当中,最喜欢黑色、暴力电影的。可以说,好莱坞的暴力、黑色、色|情|电|影,几乎有一半都是诞生于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手里面,对于这样的题材,对于约翰·迪林杰这样的人以及他做的这样的事情,山姆·华纳是不可能不感兴趣的。
首先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老板马尔斯科洛夫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然宣称他认为迪林杰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实实在在的英雄!一个男人,做到了他这样的地步,也不算白活了!不管别人怎么看他,至少我觉得他是个真正的男人。如果有机会的话,米高梅会考虑拍摄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影!”
除此之外,对于迪林杰我也是十分担心的。不管怎么说,约翰·迪林杰是当初是我帮着越狱的,虽然他如果没有越狱也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我总觉得他这么做事情,很大的关系就是因为我把他放了出来,我担心他被抓住,更担心他会被调查局击毙。
这样的一个人,和埃德加·胡佛一样,十分的低调,很多人都知道调查局里面有这样的一个人物,但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一次,埃德加·胡佛竟然任命他为专案组的负责人,由此可见约翰·迪林杰把调查局逼到了什么地步。
整个美国的警察系统因为一个抢劫犯而乱成一团,这样的事情,是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就在路易斯安那州州长认为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深夜,路易斯安那州首府的最大的花旗银行被一帮蒙面人打劫,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帮人抢劫了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银行里面举行了一个派对,直到半个小时后他们才离开。
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干脆撤换了先前的专案组负责人,派遣了自己的得力助手迈尔文·柏维斯专门负责这件事情,甚至他本人亲自参与指挥,能够把美国搅得如此鸡飞狗跳的人,估计这么多年来也只有迪林杰了。
作为好莱坞电影公司中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的米高梅电影公司,竟然会宣布要考虑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一下子震惊了电影界。
但是https://m.hetushu•com.com自从罗斯福上台之后,胡佛新政的很多政策都被废除了,最重要的就是罗斯福为了获得华尔街财团的欢心,收回了很多公共设施的建设权,而先前,这些公共设施基本上满足了美国超过一半的失业人口的工作需求,取消了这些公共设施,美国的失业率激增,民众找不到工作就会饿肚子,为了生存,他们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原本不错的社会环境彻底变坏,社会混乱不堪,根据相关的调查机构的调查,1932年内,美国经济持续恶化,国民经济开始萎缩,原本的恢复形势已经荡然无存。
离开的时候,这帮人的领头人告诉银行的工作人员他的名字叫迪林杰。
看着媒体上面出现的这些消息,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在媒体上面,约翰·迪林杰完全是迷人的,媒体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英雄,甚至在报道的时候产生了很多传说,尽管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民众都坚定地认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约翰·迪林杰的身上。
至于调查局,我也是有些矛盾的。埃德加·胡佛对我一向都不错,尤其是这一次,甚至帮助我否决了罗斯福的提案,算是帮了洛克特克财团一个大忙,但是这一次,我却因为帮助约翰·迪林杰越狱,丢给了埃德加·胡佛一个大麻烦,凭借着调查局的能力,我想埃德加·胡佛迟早会知道我和迪林杰的关系,到时候,他会怎么看待我呢。
首先,对于联邦政府尤其是罗斯福等人被搞得晕头转向民众对其大生反感的结果,我自然是高兴的。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执政,民主党和罗斯福如今成为了众矢之的,而迪林杰则成为了直接的导火索,这把火,说不定会越烧越大,最后烧毁民主党也不一定。
约翰·迪林杰如同一把火,点燃了民众对于现在社会的极大的失望。在赫伯特·胡佛、鲁特曼当政的时候,美国虽然在经济危机当中遭受重创,但是随着胡佛新政的实施,特别是鲁特曼的坚定推动,美国的经济渐渐好转,民众的生活也逐渐恢复,至少民众没有多少人饿肚子了。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也的确没有什么选择了。
媒体全都兴奋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情更有趣了。各大媒体纷纷派出最强的记者来跟和图书踪报道这件事情,洛克特克电视台更是开辟了专门的一个节目向公众报道约翰·迪林杰的一切,这个节目随即成为了洛克特克电视台当中收视率最高的一个,老百姓对于约翰·迪林杰的感情,和政府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次事件发生之后,路易斯安那州警察局长宣布辞职,路易斯安那州政府不得不求助于调查局,请求调查局介入,来彻底剿灭迪林杰。
这样一来,美国全境烽烟四起,一瞬间,几乎到处都是迪林杰。这样的形势,直接导致着各大银行不得不改变营业时间并且增加保安力量。同时,调查局是彻底被搞得头疼了,到处都出现的迪林杰,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混乱了他们的视线,让他们抓捕地迪林杰的行动变得异常的困难。
迈尔文·柏维斯,三十来岁的年纪,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怎么出现在公众面前,但是熟知调查局的人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消息:在调查局里面,有两个人是最神秘的,一个人是埃德加·胡佛,这个调查局的掌门人,不管是身世还是他的面容,都是一个迷。除了埃德加·胡佛之外,另外一个神秘的人就是这个迈尔文·柏维斯了,据说他是埃德加·胡佛进入调查局的时候唯一带进来的人,不仅仅是他最信任的人,更是在调查局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负责很多重要的事情,可以说,他完全是调查局的二号人物,是埃德加·胡佛的左膀右臂。
为了扳倒罗斯福,为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麻烦,我也只能这么做了。
这一次的行动,也彻底让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和路易斯安那州警察丢尽了脸面,花旗银行的被打劫,如同一个重重的巴掌扇在了他们的脸上。
如果说马尔斯科洛夫和阿道夫·楚克在这件事情上面带有一丝理想主义的话,那么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老板山姆·华纳就来得更彻底了。
“民众这样的行为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我希望民众能够认识到他们的这种做法意味着什么!”调查局的发言人最后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对民众这样的行为进行批评。
面对民众的这些组织,联邦政府和调查局彻底无语了,他们无可奈何。
而媒体对待约翰·迪林杰的态度,和以往对待抢劫犯的态度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抢劫银行的事情在美国经常出现,对于这和_图_书些罪犯,媒体一向都是不齿的,但是这一次,除了《纽约时报》等等这些支持罗斯福支持联邦政府的媒体之外,其他的很多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隐晦的赞扬的报道方式。
在所有的媒体当中,洛克特克电视台是最受民众关注的,这不是因为洛克特克电视台一贯的强势报道,而是因为洛克特克电视台上面往往会出现很多关于迪林杰的一线消息,这些消息完全是其他媒体所无法具有的。
约翰·迪林杰的出现,彻底点燃了憋在民众心目中的这把愤恨之火。民众渴望出现这样的一个人,出现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敢于和政府对抗敢于用自己的生命来追求社会正义的人,尽管这种行为本身可能显得有些鲁莽,但是至少这种精神是为民众所敬佩的。
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帮助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很多美国城市开始成了“保护迪林杰协会”,民众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尽管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政府所不允许的。
这使得路易斯安那州政府彻底乱成了一锅粥,路易斯安那州长不得不宣布全州进入紧急戒备状态,全州境内的警察局彻底被调动了起来,各个地区之间的道路全部封锁,这些警察们几乎是挖地三尺,凡是发现可疑的人立即搜捕。
长期以来,在美国,调查局都是万能的存在,从来没有人敢撼动调查局的权威,让调查局难看,但是这一次,约翰·迪林杰算是站出来挑战了,他用自己的行为向美国社会进行抗议,抗议联邦政府的统治之下,美国社会的黑暗和堕落。
迪林杰在美国各地已经声明显著了,这家伙是彻彻底底的抢劫银行的专业户,而且在1932年年底,迪林杰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抢劫活动,这些抢劫,使得他成为了西部5个州的全民公敌。但是在一系列的疯狂抢劫之后,迪林杰突然消声觅迹,他的消失,也让西部各州政府松了一口气,但是想不到一个月之后,就突然出现在路易斯安那州,并且干出了这样的大事,这显然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
但是他们的批评根本就不管什么用,民众不仅仅成立了这样那样的保护组织,很多的年轻人都把约翰·迪林杰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他们模仿迪林杰和警察抗争,甚至学着迪林杰打劫银行,而且完全是学着迪林杰的方式。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