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一夫多妻惹出的麻烦

男主角看着镜头,突然出现了幻觉:几个穿着婚纱的女人微笑着走了过来,她们恢复了平静,都变成了他的妻子。
结果《洛杉矶时报》上面就出现了大量的例子,而且哟与这帮编辑们的精心策划,每一个例子都如同重磅炸弹一样让对手哑口无言。对于这个办法,《洛杉矶时报》很是满意,决定再接再厉。
莱尼等人看得津津有味,并且不是爆发出笑声。
但是这个编辑不知道,他这么做,无疑是帮了他的大忙,但是却给我惹了大麻烦。
《洛杉矶时报》这一次不但彻底打了个翻身仗,估计这天的报纸会被卖疯掉!
“老板,怎么回事!?”达伦·奥利弗一溜烟地进来了,看见我这个模样,愣掉了。
这种事情,当不了真,充其量也就是拿过来说说笑笑,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所有人震惊的同时,也让这场争论再次变质了。
说实话,想找一夫多妻的例子还不难找,世界这么大,各国的风情都不同,一夫多妻的国家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古往今来,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
“奥逊·威尔斯。”甘斯重复了一下。
自从依靠短片在哈维奖上扬名立万之后,奥逊·威尔斯就受到了雷电华的注意,并且在希区柯克的建议之下,被雷电华电影公司当成未来的挑大梁的导演进行重点培养,不仅跟着希区柯克、西席·地密尔、卓别林这样的牛人学习,更是参加了几乎所有雷电华电影公司的拍摄以学习现场经验,可以说,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才华,让人炫目。
所以,他们就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了。
这个奥逊·威尔斯,年纪轻轻,就能过拍摄出来这样的电影,除了用天才来形容,我已经找不到更好的词语了。
甘斯絮絮叨叨,我听得却很是认真。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拍摄的这部电影,有一个很让人想入非非的名字《一夫多妻》。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不久之前比利·怀尔德开拍的电影《蓝胡子的第八任妻子》。
凡是在这个社会里面生活过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不管身份职业,男主人公身上的境况,大家都是能够感同身受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这部电影绝对不会是那种看完了之后笑笑就忘记了的电影,它是一部能够让人回味让人思考的电影。
而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的大部分民众,不管是在情感上还是在理性上,都不太认可一夫多妻制。
但是这样一来,我可就麻烦了。
照理说来,这样的办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找例子就找例子呗,偏偏不知道里面哪个家伙的脑袋秀逗了,把例子找到了我的头上来。
在美国,参加过我的婚礼的人,数都数得过来。除了梦工厂内部的那一帮人,剩下来的就是好莱坞的一帮好友了。
“这部电影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对男主人公在社会挤压之下的境况做出的展现,让人震撼。而一夫多妻制的夸张表达,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因为这样的题材,之前https://www•hetushu•com•com没有人处理过。”
“年纪轻轻的奥逊·威尔斯能够拍摄出这样的一部思想成熟的电影,实在是让人惊叹。因为电影中男主人公的那种境况,是只有我们这些上了年级的人才能够体会出来的。尽管小威尔斯说他拍摄的是他的父母,但是我要说,在变现人物的心理方面,小威尔斯做得十分的成功·”
开始的时候,讨论的都是电影的艺术,电影的本质之类的问题,然后就讨论演员的表演和电影的花絮,最后就开始谈论一夫多妻制了。
这种情况,对于《市民报》来说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这份报纸在美国是出了名的脸皮厚,你越骂它报纸里面的那些人就越高兴,还恨不得你多多讨伐呢。但是《洛杉矶时报》就不一样了。作为洛杉矶乃至美国最为重要的报纸之一,民意和影响力一直使他们最大的追求,他们可不想在这上面有任何的损失和不利。相对于《市民报》的市场路线,《洛杉矶时报》更看重的是声望和权威。
美国人是清教徒的后代,对于清教徒来说,一夫多妻制是罪恶的,一夫一妻才是值得提倡的。这个传统,这种思想,在美国的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那些批判一夫多妻制的声音,后来渐渐占据了主动。
接下来,《洛杉矶时报》就对我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展现了我们一家的幸福生活,反正就是一句话:一夫多妻制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照片拍摄的水平不高,而且我受伤的事情作为新闻也失去了时效性,所以这张照片就更不可能被当作新闻图片而被采用了。
说实话,我能够理解这个编辑的苦心。在如此打的压力之下,他必须列出足够重量级的反驳案例,选取平常人的话,根本没有什么冲击力和说服力,但是如果选取社会名人,尤其是那些在民众中间象有很高威望的人,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结果五天之后,这场讨论就开始转移阵地,从讨论电影,转移到了对社会伦理的探讨,结果加入谈论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等这样的学者也纷纷参战。他们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问题:一夫多妻制好吗?
“谁!?”我睁大了眼睛。
结果美国的媒体上面就乌烟瘴气了,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十分的热闹。
甘斯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我也连连点头。
“导演?呵呵,这个导演咱们都知道呀,就是那个奥逊·威尔斯。”
对于这个问题,那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一些人认为这种制度说不定就很好,因为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就存在这样的制度,男人有好几个老婆,生活得十分幸福,而另外的一些人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愤怒地谴责这种制度,认为这是对女人的不公平,而且还有不少人是从宗教的高度来进行批判的,美国人在这方面,一向都有一夫一妻制的思想传统,认为一和-图-书夫多妻是十分不道德的。
但是雷电华电影公司对他一直视为珍宝,怎么可能让他跑到哥伦比亚去拍摄电影了呢?而且还是这样的一部只有15万美元投资的低成本电影。
这张照片就是我在医院的时候,被闯进来的那帮记者拍摄的。
这样的一件事情,实在是有些莫名奇妙。
“奥逊·威尔斯那小家伙正好手头有一个剧本,一直嚷着要拍,但是在雷电华这边显然是无法拍摄的,一方面雷电华担心这部电影要是失败了,会影响雷电华的名声,更会对奥逊·威尔斯的成长产生不利,所以一直拒绝。”
与此同时,好莱坞人都在谈论一部电影,就是这部奥逊·威尔斯花费了15万捣鼓的这部《一夫多妻》。
“那些所谓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不分青红皂白就贬斥一夫多妻,这是十分没有道理的,因为很多情况下,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对待。如果几个女人都喜欢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也同样深爱着这些女人,并且女人们之间能够相互体谅相安无事的话,一夫多妻显然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就能够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安稳的家庭。如果是一夫多妻,那必定会酿成最大的悲剧!别人不说,安德烈·柯里昂先生的生活就很好证明了这一点。”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呀?”我问道。
而这些人当中,生活在洛杉矶有好几个老婆的并且威望崇高的人,估计不由自主就会想到我的头上来。
对于这个导演的手法我是很喜欢的,对于这部电影的内容我也很喜欢,特别是这个结尾,我觉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是往外冒冷汗。
在这场争论中,美国的媒体自然是最重要的阵地,事实上,很多参与争论的人就是他们自己拉扯进来的。而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媒体的主管人员和组织者,比如那些编辑,本身对待这个问题是有个人倾向的,所以他在处理这个争论的时候,自然就会带上自己的观点,拉来的人,自然也都是和自己谈得来的人。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雷电华的那帮家伙不要毁了这个天才。”我长长出了一口气。
这部电影吸引了很多电影人的目光,很多电影研究者也对这部电影十分的喜爱。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为了反击,他们必须找出来一些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些办法或者是事件,必须能够哟足够的说服力,这样以来才能够堵住那些反对者的嘴巴。
“天气有点热。”甘斯走到窗户旁边,推开了窗户。然后这家伙转过身来,指着银幕对我说道:“老大,这部电影绝对是今年电影的一匹黑马,一部投资只有15万美元的电影,上映仅仅两天就赚了300多万的票房了!而且好莱坞电影人好评如潮!厉害!”
“于是乎,这部电影就被拍出来了。据说奥逊·威尔斯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从开拍到杀青再到剪辑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2https://m•hetushu•com•com0万的投资只花掉了15万,电影上映之后,情况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部小成本的电影,一下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现在几乎无人不看!哥伦比亚公司的高层们乐坏了,投资了20万结果赚了几百万,这样的好事哪有不高兴的。凯瑞·洛克菲勒现在估计在砸桌子呢,无端便宜了哥伦比亚。但是对此他们也无可奈何,不过有一点还是不错的,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雷电华电影公司双方原本僵硬的关系,变得缓和了起来。”
这一天,《洛杉矶时报》的第二版上面,刊登了一副巨大的照片,照片上面,我躺在床上,怀里面抱着两个儿子,海蒂、莱尼、霍尔金娜等人站在旁边跟我的态度十分的亲密。
“完了完了!这下可遭了!达伦,你给我把这个狗娘养的编辑找出来,我非踢爆他卵蛋不可!”拿着那张报纸我气得一下子跳了起来,结果那只伤脚磕在了椅子上面,疼得我嗷嗷大叫。
在洛杉矶,报纸就分裂为了两个阵营,《洛杉矶论坛报》、《好莱坞时报》、《邮报》等等报纸就极其反对一夫多妻制,但是《洛杉矶时报》、和《市民报》就赞同一夫多妻制,结果双方就闹腾得不可开交。开始的时候,双方还是势力均衡,可是到了最后,随着不同人员的加入,随着讨论的深入,就使得形势发生了改变,导致了《洛杉矶时报》和《市民报》陷入了其他媒体的共同讨伐之中。
“狗娘养的!狗娘养的!这些可把我害苦了!”我五官扭曲,狼嚎了起来。
对于男主角来说,社会不承认他,他像一条狗活着,几乎没有什么尊严,上级压榨,别人是他为无物,几个女人虽然都喜欢他,但是彼此闹得不可开交,完全把他拖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娶其中的任何一个女人都变得不可能,因为剩下的女人不会答应,这样以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全部娶了。电影的结尾,有一个十分漂亮的镜头:头发如同鸡窝一样蓬乱的男主人公坐在自家的门口,穿着睡衣形容憔悴表情麻木,已经被搞得筋疲力尽了,他的身后,房间里面,几个女人挥舞着枕头大打出手,房间里面到处飘舞着枕头里面填充的鹅毛。
出现在《洛杉矶时报》上面的这张照片,上面我抱着亚盖洛和瓦波里以及和莱尼等人的照片,一看就知道关系不一般,而且这样的一张照片,加上详尽的报道,谁会不相信?!
其实这几年,各大报纸上面关于安德烈·柯里昂的婚姻状况的报道从出不穷,八卦满天飞,也有的是没结婚的,有的说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的,有的记者说安德烈·柯里昂在波兰有十几个私生子,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对于这种说法,民众都拿来当平时的谈资,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恶意的。而且出现这样的报道的媒体,都是一些小媒体,凡是稍微有些名望的媒体,都不会这么报道的。
《洛杉矶时报》几乎每一https://www.hetushu.com.com期都会找两到三个一夫多妻的案例来反驳对手,这一次,他们瞄上了我。
连约翰·福特对这部电影都喜欢得要命。
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说一个男人和身边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几个女人为了争夺男人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完全是喜剧片,但是在这部喜剧片里面也显然变现处了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之下,男人的无奈和被生活压得穿不过来气如同狗一样生活的现状,可以说,在立意方面还是不错的。而且电影在刻画这个男人的无奈上面,很有一套,完全用了几个女人的争斗来表现他的无奈和孤独。
《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时报》、《电影手册》等等媒体上面都刊登了对这部电影的专题报道,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一个文本来研究,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和讨论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样的一部电影,从整部电影的构思以及整部电影的思想水平来看,完全是优秀之作,虽然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但是极为成功,某正程度上说,这样的一部电影,甚至有很多大片还要有力量,还要发人深省。
但是这一次,情况显然不一样了。《洛杉矶时报》可是美国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在西部有着无可匹敌的影响力,它的权威性可是众所周知的。
结果最后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份报纸在这件事情上开始态度是模糊的,但是到了最后,就变得单一了,要么支持,要么反对,态度十分的下名。
而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不管他投资多少,不管它赚下了多少的票房,如果观众在看完它之后能够回味,能够坐在座位上发呆,能够想一想电影里面的一些深刻的东西,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就是点了点认为没白看,这部电影就是好电影。
这样的一部电影,是小成本的影片,照理来说应当没有什么,但是当我在床上看到这电影的时候,却是直冒冷汗。
那场婚礼,很是隐蔽,根本就没有让任何记者到场,所以基本上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证我结婚的那一刻。
“对于这样的举动,雷电华电影公司也没有什么话好说,这样一来也可以拉近他们和哥伦比亚之间的紧张关系,顺便也锻炼了奥逊·威尔斯,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为了缓和下来这种紧张的局势,为了能够重新换取福克斯和哥伦比亚的支持,雷电华电影公司做出了很多的善意措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不是有很多的电影要拍摄吗,雷电华在这方面帮助他们,不仅帮助他们配置剧组成员,而且还进行投资。”
奥逊·威尔斯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在好莱坞也算是小有名气,被好莱坞电影人普遍看好,认为这个小家伙长大之后绝对有成为电影大师的潜力,尽管他现在还没到二十岁,但是不管是个人经验还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奥逊·威尔斯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看法。
“这一次,对于奥逊·威尔斯来说,机会就来了。在雷电华这边,他的电影根本拍不出来,因为在希m.hetushu.com.com区柯克等人看来,奥逊·威尔斯的这部电影简直就是胡闹。但是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那边,情况就不一样了。弗兰克·卡普拉对于奥逊·威尔斯的这个剧本很是感兴趣,并且拽上了乔治·史蒂文斯一同作保,有这两个老家伙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高层自然没有什么话说。他们同意投资拍摄奥逊·威尔斯的剧本,但是不愿意多投钱,最后只是投资了20万美元。估计那帮电影公司的高层完全就是看在弗兰克·卡普拉和乔治·史蒂文斯的面子上打赏了奥逊·威尔斯,估计根本就没想收回这笔钱。”
这部电影绝对是个成功的范本,一方面它具备一个商业电影的一切因素:出其不意的题材,精彩的喜剧表演,紧张曲折的剧情,同时,这部电影也具备了一部艺术电影的基本素质。这部电影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是当人们在看完了之后,当人们在大笑了之后,心底留下的,是一种难以说明的震撼和忧伤。
我就楞了:“奥逊·威尔斯不是在雷电华嘛,怎么跑到哥伦比亚了?”
一方面《洛杉矶时报》的一帮人开始寻找更多的支持者,开始把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学者拉扯进来,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你们不是说一夫多妻制不好嘛?你们不是说一夫多妻制会让夫妻生活尤其是女人的生活不幸福嘛?好,我给你们找例子还不行嘛!我找到很多一夫多妻但是生活却十分幸福的例子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这事情我还是了解一些的。”甘斯号称百事通,笑着对我说道:“老大,上一次的院线分离,那帮狗娘养的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反而搞得哥伦比亚和福克斯对他们很有意见。哥伦比亚和福克斯失去了旗下的电影院线之后,对于雷电华电影公司十分的反感,不仅终止和很多的合作,连电影之外的一些业务都全部取消了,造成了他们之间关系极为紧张。”
但是这一次,它出现了《洛杉矶时报》的第二版,而且被放得那么大,显然就不是新闻图片了。
因为脚伤并不是很严重,我也不喜欢医院,所以还是决定到公司养伤,毕竟这样我还可以工作。但是《教父2》的拍摄却受到了影响,我暂时是不能够演了,总不能一瘸一拐地出现在银幕上吧,所以只能够拍摄那些没有我戏份的戏,而这个时候,斯蒂勒和布列松两个人完全挑起了大梁,两个人通力合作,在我的指导之下继续拍摄,剧组的工作并没有因为我的受伤而停顿下来。
“安德烈,你怎么了?怎么这么多汗呀?”莱尼看了我一眼,掏出手帕给我擦汗。
而我看到的这部小成本电影,显然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反之,一部电影即便是票房再高,散场之后人们内心平静得如同湖面一样,留下的只是一些单纯的视觉的回想,那这部电影很快就会被遗忘。
现在陷入了被人围攻的状态,而且民众对于《洛杉矶时报》的这种论调也有意见,这就使得《洛杉矶时报》的一帮高管们心慌了。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