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诸葛亮凑集军粮

商人们为了逐利,开始调集大量的粮草送到了秦国。
这似乎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却让诸葛亮有些发愁。
但他的犹豫没有超过半日的时间,而后诸葛亮便民家中的仆役暗自收购了一千石的粮食,而后诸葛亮堂而皇之的将这一千石粮食换成了粮票。
提倡的是「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治国理念。
而为了防止他们疯狂的套现粮草,诸葛亮规定按照九斗十归方式兑换的粮票必须在一年之后才能兑换粮hetushu.com.com食。
秦牧与诸葛亮沟通良多,他的本意是「以仁立国,以法治国」。
如果强行征集粮草便是动摇秦国根基,这可就让诸葛亮犯难了。
出乎诸葛亮预料的是,秦阳的百姓纷纷踊跃的上缴余粮,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名百姓取走诸葛亮事先准备好的粮票。
因为前线极度缺乏粮食,但又不愿强征赋税。
以诸葛亮的威望,足以调动咸城的百姓将粮草借给国家,但是有着秦www.hetushu.com•com阳人搞出来的这么一出,咸城的百姓便不好再收粮票。
这让新秦民在工作之时更添了三分热情。
因为秦阳的百姓这么做是出于百分百拥护秦牧的狂热,但是咸城的百姓,却没有达到这种程度。
他的勤勉并非是出自于秦国的高官厚禄,而是来源于想要民生富足,天下再无饥荒。
一些粮食卖不出去的粮商也动起了歪主意,他们纷纷将手中的粮食捐给了秦国,从而获取了粮票。
和-图-书秦牧费心竭力的从秦国调动资源,一月之后终于暂缓了秦军的粮食危机。
而不能收粮票又舍不得粮食,只能将家中的粮食藏起来。
在秦阳与咸城强制性的推广种植,两地的种植都全面交给了栗满仓,这让他几乎都已经跑断了腿。
秦国的新城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在以工代赈这种模式的运作下,上百万的劳动力已经建立起了一座雄城的雏形。
虽然只有土豆这种周人从没吃过的食物,但是它特殊的口感,依旧征服了和_图_书诸多夏人的味蕾。
一旦粮食被藏在了百姓的家中,除了抄家之外便只能想办法由他们自己拿出来。
秦牧也不得不钦佩诸葛亮与栗满仓二人,在战争爆发的,他们便发动全国的所有劳动力,不论是妇孺还是孩童,都迅速投入到了土豆的种植当中。
而诸葛亮分发粮票的时候,却是按照九斗十归的方式。
九斗粮是可以获得十斗的粮票,这无疑便形成了成了巨大的诱惑力。
而秦国的粮票虽然只是诸葛亮用来征集粮草的工具,和*图*书但却也相当于是秦国开创的第一种货币。
于是大量本就有心支持秦国的咸民们纷纷拿出了家里的存粮。
咸城的百姓一看主持秦国的文相都换取粮票,那他们这些普通的咸民有什么好丢人的?
于是诸葛亮超时代的发行了「粮票」,承诺上缴足够的粮食便可以获得粮票,而粮票可以家中没有存量的时候,在秦国的任何粮库之中提取存粮。
但随着他的来回奔波,始终奋斗在种植田地的前沿阵地上,栗满仓也逐渐的成为了秦人心目中的圣贤。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