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2章 见知障

“能不能具体一点,你手里那本书,写书的人很不错。”
陈玉楼闻言,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若能培养得当,定能成为独当一方的军神。
“也不见你们出手救济湘西的父老乡亲,反而在这里说风凉话?”
这几位同学,确实是这个时代的优秀青年。
分析出社会更深处的尖锐矛盾,在他的笔记本上面,
当然,岳镇山在意的那位青年学子,他研究的课题也不简单。
听到有人在叫他们,几位学生朝岳镇山他们这边看了看。
“噢,还真有办法?”
“你们说这不行,那不行,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湘西百姓饿死不成?”
“唉,你们几个小兔崽子!”
这样人,简直就是天生的战将。
“大家学习的知识,仅仅自我对世界的认识。”
离得近了之后,他们便发现这些学生在干什么。
从各种微小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并https://www.hetushu.com.com运用到敌情分析中。
“原来您就是陈玉楼。”
“真要有本事,你们倒是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办法不难,就怕你们不敢!”
“当神州人都觉醒了自主意识,认识到压迫和剥削,从而学学会反抗。”
根据收集到的消息,分析灾民所在地的战争走向,
没想到被几个学生看穿了自己的虚实。
如果不是原身父亲去世,逼着岳镇山接手家业。
“世界是复杂的,而我们所观察到的世界,仅仅这个世界的某一个侧面。”
“每个人,或者智慧生物,因为接受信息的不同,学习知识的不同,他们构建的认知模型也会不同。
“我手中的书便是良药!”
“那么,大家就会获得平等的地位。”
“你们能上得起学,想必家境也还不错的。”
这位说话的学生和_图_书,名叫肖三,在家排行老三,便取了这个名字。
“我们就是听闻陈总把头的事迹,这才过来实地调查的。”
“别看了,就是说的你们——”
“先秦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带领一批弟子到各国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到某一国家施展自己治国方略,然而,孔子却没有成功一次。”
“非得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可——”
“在下陈玉楼,见过诸位!”
“虽然陈总把头你行狭义之举,但此行为,无异于逆水行舟。”
乱世中,粮食和黄金都是硬通货。
他们的初心是好的,有些东西,并不是你认识它,就能改变它。
“这些小兔崽子,居然敢来占便宜,这些粮食可是用来振灾的。”
“说到底,渡人者,最终是让对方觉悟。”
这位叫肖三的青年学子的手中,拿着一份期刊。
这些情报,可不简单。
“但仅仅靠一本书,和*图*书想改变现在的神州,那是不现实的。”
对于岳镇山拿孔子隐喻自己,实则是指明自己脱离现实。
听到这话,岳镇山倒是感兴趣起来,他想听听这几位同学的高见。
然后他们看见罗老歪朝他们招手,于是便走了过来。
“屁话,我把头哥赈济灾民,怎么会拖垮自己。”
但有些东西,作为后来人的岳镇山,却更有发言权。
“这就是解决的办法,我们应该从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领域,向封建落后意识形态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有些东西,你们不曾遇到,这便成了你们知识的盲区。”
“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所谓的见知障!!”
通过调查灾民的情报,从灾民的家庭和遭遇经历。
观其行为举止,是条光明磊落的汉子。
“这些知识,在自脑海中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构建解析世界的模型。”
“不过,这个世界和*图*书,可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
“如果不唤醒国民,又如何拯救他们呢!”
“既然岳帅感兴趣,那我们便去看看。”
写下土地兼并,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等字样。
有人在统计陈家发粮食的具体数据,比如一个人领多少粮,能不能重复领取,然后根据发粮的速度,计算灾民的规模,以及陈家的粮食消耗。
“……”
估计他还在广州读书,或许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有时候,科学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位学子并未生气,而是直接道:
“让我老罗知道了。”
“唯有每一个神州人,都站起来,反抗前朝遗留的封建落后意识形态,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国家。”
他这次去瓶山寻宝,不就是因为家里没有米下锅,才去冒险嘛!
这本书,岳镇山自己也在读。
“很片面,但也还不错!”
“听这边的百姓说,陈玉楼,陈总把和*图*书头是响当当的好汉。”
“至少,你就没办法和各路军阀讲道理。”
众人带着各自的疑惑,不断向那边的学生靠近。
陈玉楼眼力劲好,见岳镇山生出了好奇心,便开口建议道。
“分析各方情报,得到的结果便是,你们陈家会被这大量的灾民拖垮。”
“办法就在我的手中。”
“科学促进生产力,西方诸国科技先进,这才是他们能够横行世界的根本之所在,若我神州国民能掌握科学,那我们也能成为世界强国。”
往往我们的认知模型,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建立的认知模型,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问题是无能为力的。”
另外,还有学生根据灾民的行动路线,以及灾民的老家位置,
“科学,则是强国之根本。”
来这里的这几个学生,都不简单,
而罗老歪却对这群学生充满了不信任。
“既然你们在调查,那你们调查的结果是什么呢?”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