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对于张宣和陶歌的关系,两夫妻心里是颇有微词的,只是两人涵养好,再加上女儿这年纪着实让人忧心,也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宣离开了京城,一起走的还有陶歌。
当自己男人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家里时,杜双伶什么都不用问,就差不多已经把京城的局势猜了个七七八八。
简简单单三个字,赵蕾就明白了老板要去找谁,当即掉头往邮政赶。
赵蕾点头,不再多说。
真他娘的,大学四年和苏谨妤相处的日子太多了,时间太碎片化了,一时哪还记得第一次放她鸽子的时间啊?
小十一:不吃,没心情吃。
陶显挽起衣袖子:“那你可还别小瞧我,我平日里也偶尔做一顿吃吃,只不过辣椒不敢挑那种太辣的。”
张宣摆摆手:“不用管我,陶歌马上就会招一批新人过来的,到时候我让人来替换你。”
董建半坐身问:“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过来?”
董建沉吟:“我没和张宣接触过,不好说。但我相信子喻的眼光,她如此迷恋对方,那除了才华和身家外,在人格魅力上肯定也有过人之处的,你等着看好了。”
大嫂明白了董建的话中话。
就说陶歌和这神秘女人吧,有两个这样的家庭存在,张宣肯定出不了事,只要张宣屹立不倒,那二妹的日子就会过得滋润。
“好嘞。”
第三个电话打过去,还是被挂,倒是发了一条短信过来:找本小姐干什么?
要是他找到了这条缝,两人之间就不会再有阻碍。
陶歌说:“我先去中大有点事,完了在家住一天。”
“当真?”听到这话,刚才还疲惫至极的董建瞬间来了精神。
在去蛇口海关的路上,张宣给阮得志同志打电话:“老舅,我马上到了。”
张宣有些诧异,但想着她父母在那边,也就是没多问。
这张纸条以及纸条上面的时间点,绝对是两人水到渠成的唯一契机,是她说服她自己的理由。
第一个电话通了,没接。
倒是陶歌说:“我已经跟双伶联系了,会在中大待一个星期左右。”
陶歌说:“你感觉没错,我妈今天确实有点反常。和*图*书
陶歌拿过水大喝一口,道:“你能力这么强,明年在爱琴海,姐还挺期待的。”
张宣嗯一声。
一年360天,大女儿有350天在为他的事操心,把他带回来也在情理之中。
吃完饭,张宣和陶歌走了。
陶歌叹口气:“人活在世上,嘴巴都是用来说别个的,轮到自己身上,谁也无法免俗。”
仿佛读懂了丈夫的心思,大嫂转个换题问:“你说爸妈会不会为难张宣?”
米见说:“还好,比刚生孩子那天好多了,明天就要去接舅舅了,安心去吧,不用担心我。”
大嫂问:“你说的这个机会是子喻来蜀都前?”
要是没找到这条缝,难道她要远走高飞……?
一处茅草丛中,陶歌说:“今天姐不行。”
奶奶个熊,苏谨妤苏小姐!你就算再聪明又怎么样?
闻言,陶歌诧异:“这不像老妈你啊,这次怎么这么直白?不给你女儿留一点面子的嘛?”
张宣看得傻眼了,是不是聪明的有点过分了啊?连老子的行为都琢磨透了?
小十一:不知道。
“好。”杜双伶翻个身子,面对面看着他,良久轻轻说了声好。
张宣长吁口气,“不知道是不是直觉,今天叔叔比以前好相处了,但阿姨,似乎比以前冷一些了。”
陶显很平和地说:“今天的菜没放辣椒,我给去你炒个虎皮青椒。”
陶歌勾嘴笑:“老妈,消息挺灵通呀。”
见状,后车的赵蕾和几个保镖沟通一阵,赶忙把小路前后堵死。
第二个通话,直接被挂了。
陶歌直言不讳:“你长相生的好些。”
陶歌说:“半个月左右。”
哎……
这话让他想到了某些主持人,口口声声教大家要爱国,背地里净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比如送孩子去国外读书,还美其名曰……
阮得志高兴地说:“好,舅舅正在楼下的杂货店等你。”
董建苦笑:“你说的事实,但事已至此,不送能怎么办?
次日,张宣离开中大去了深城。
陶歌双手抄胸:“不买,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去买。”
而二妹在一天,我们就跟着沾光一天,虽然可能没那种肉眼可见的好处https://m•hetushu.com•com送到我们手里,但那种无形中的好处才是最有价值的。”
陶母又看了会女儿,临了下最后通牒:“我和你爸对你们俩已经够宽容的了,过去你们犯的错我和你爸决定不予追究,不过,下次孩子没确切消息之前,不许再带他回来。”
大嫂伸手抱着他胳膊:“当真,真的不能再真了,这是子喻亲口告诉我的。”
陶歌从后面笑说:“连女儿都不要了。”
张宣笑了:“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大嫂问:“到时候以什么借口把爸妈叫来?”
这就好比一个核大国,核弹不发射握在手里是最具备威胁力的,那张宣就是握在手里的核弹,如果董家不去惹别人,别人也会顾忌张宣的脸面对他们多客气几分。
陶母少有地说了句挖苦的话:“你倒是一点架子都不摆,张宣估计心里乐疯了。”
路上,陶歌瞄一眼开车的他,“你似乎有些紧张。”
张宣好奇:“叔,你还会虎皮青椒?”
董建算算日子:“现在已经进入5月中旬了,下半年的话,那也快了。”
陶歌又把腿放回去:“差不多,今天开始明着逼迫了。”
陶显心平气和地摇了摇头,说:“女儿小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我们没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如今她老大不小了,有了自己的选择,我也没法再去反对她。”
米见爷爷奶奶来了。
董建点点头,心情复杂地说:“陶歌是陶显的长女,她这身份都这样跟了张宣,我们董家一个女儿跟了张宣又算得了什么,二妹身份再尊贵也尊贵不过陶歌,谁还有心思笑话她。
董建虽然心里有些意动,但说不出来,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向很好。
想到此,张宣大感头疼,他觉得,以自己阅女无数的经验来看,以小十一的个性来看,猜测方向绝对是对的。
董建说:“爸妈错过了为难张宣的机会,如今妹妹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再去给张宣添堵就是让二妹不自在。”
靠着办工桌想了半个小时之久,但张宣还是没想到是哪一天,最后没办法了,只得对赵蕾说:
米见https://www•hetushu.com•com莞尔一笑:“爷爷奶奶是刀子嘴豆腐心,不然你以为爸妈怎么敢瞒着我们的事?”
再说了,你换个角度想想,就不用太过担心别个的眼光了,张宣是谁?不说他的财富和地位,光就他背后的资源,就足够让别人眼红了,谁还会笑话我们?”
老男人立在原地,回想了很久很久,发现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
第一次放她鸽子的时间?
晚上,大嫂对董子喻她哥董建悄悄讲:“今天子喻跟我说了一件事。”
大嫂赞同这话,“子喻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了这一天,算是苦尽甘来,以后你这做大哥的说不得还要仰仗她。”
为了给两人腾出空间,晚饭过后,陶歌就拉着邹青竹上了3楼。
陶歌甩甩头,“不用跟姐说谢,等去了爱琴海的时候多到我肚皮上努努力,争取孩子像你。”
陶歌很坦荡:“也不全是,主要是我和双伶处得来,有段时间没去了,过去看看。”
过去有两天了,这妞也不知道想的怎么样了?
张宣愣了下,没想通这姐儿为什么突然改变想法,但没犹豫就同意了:“好,不过我得去买点东西。”
再次看一眼纸条上的字,他隐隐有种感觉,这是小十一留给自己的一条缝。
向门口走几步,陶母又转过身说:“你也一样,没孩子之前,不要进这个门。”
杜双伶睡前还在发嗔,饿了好久,这次吃撑了。
张宣偏头看了眼:“要不是怕你受伤,刚刚才哪到哪啊?半天时间足够休养生息了。”
赵蕾有些迟疑:“老板你的安全?”
听到这话,陶母有些泄气:“是啊,马上就实岁37了,不然……哎……”
董建说:“我听大妹隐约有讲过,张宣身边还有一个背景能媲美陶歌的女人,你去想想,其他那些不知道的女人我们就不谈了。
……
见状,张宣松了一口气,悄悄跟米见说:“我还以为会被臭骂一顿。”
继续开了一段,老男人实在受不了,把车子一拐,直接往马路边小岔路开了过去。
陶母直直地看着女儿,沉默好一阵后,问:“听说米见生了个男孩?”
张宣眼皮跳跳:“为什么想像我?”www.hetushu.com.com
张宣:“……”
董建点头:“对,那时候子喻要是自己想争取,家里肯定会支持,但她自己都放弃了,家里再去闹腾就是等于给张宣上眼药,那得不偿失。”
而且……”
见丈夫和自己不谋而合,大嫂欣然同意。
大嫂说:“子喻讲,张宣要来蜀都看她。”
思及此,张宣犹豫一番后,还是掏出手机给小十一打了过去。
陶歌咯咯直笑,右腿抖了抖,踢掉鞋子,放到了他大腿上,慢慢摩挲着……
张宣点头,关心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反正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到了他们这个高度,人生很多东西都看透了,执念反而没有市井中人的深。
最怕不“稳”。
不过看到张宣跟回来时,陶家父母明显有些意外,但意外之后却又不意外了。
陶歌说:“不要催了,明年吧。”
两老原本气势汹汹的,可一见到张觅心就化了,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这小宝贝身上,根本不再提找茬的事。
“从今天开始,24小时监视苏小姐的一举一动,如果她有拎包要跑的迹象的话,必须提前通知我。”
大嫂把傍晚的对话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
张宣道:“我没打算走正门。”
陶母蹙眉:“你都把他带家里来了,我还有什么不敢直白的。”
在绝对的实力和绝对的财力面前,玩心眼死路一条。
……
混体制最怕什么?
一进入深城地界,他就不由自主想到了前两天董子喻给他发的短信,说小十一比较郁闷,让他打个电话过去。
董建忙了一天,有点累,想早些休息,闻言敷衍问:“什么事?”
另一边,陶母拉着大女儿进了卧室,问:“这次待多久?”
张宣打字:那请问苏小姐,什么时候有心情?
这个晚上,张宣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前后分三次把自家媳妇照顾好了。
事先就得到女儿要回来,陶显两口子已经做好了一桌菜在等着。
盯着三个字,张宣懒得再回复,直接对赵蕾说:“去邮政。”
中大。
董建摇头:“应该不会。”
陶母叹口气:“又在帮他救火?”
而有了张宣在,只要他们董家不犯原则性错误,那肯定会比别人多一次试错的www•hetushu.com•com机会。
不过人还没到邮政,小十一又发短信来了:我有事外出了,你要是来了邮政,就去我办公室坐会,门没锁,桌上热水壶有开水,抽屉有茶叶,自己泡。
大嫂沉思一会后,有些懂了,问:“你是指陶歌吧?”
陶显做菜,张宣在旁边观看,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扯着,无形中关系似乎比以前好了很多。
大嫂蹙眉:“要按你这么说的,直接就向张宣妥协了,那不是等于送女儿吗?别个会怎么看我们家?”
陶母不全信,继续催促道:“给个日期。”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卧室才逐渐安静下来,张宣一把抱住喘着粗气的女人,说:“今年我可能忙一点,明年夏天过后,我会花一辈子好好陪你。”
陶歌说:“明年下半年。”
半个小时后,车子再次出现在了马路上,陶歌双手不停地揉着腮帮子:“你等会回去怎么向双伶交差?”
大嫂问:“难道就这么直接妥协了?”
他不信邪,继续往邮政赶,结果那女人还真跑没影了,只留一张纸条在办公桌上:还记得你第一次放我鸽子的时间吗?
张宣瞬间懂了她意思,偏头说:“谢谢。”
一股股电流自下而上,张宣人都麻了:“别闹,我在开车。”
陶歌直接摆手:“用不着,现在姐把你带回去,就已经算是最好的礼物了,你再多带反而尴尬。”
陶母答非所问:“你呢?你什么时候生个?”
大嫂紧着问:“而且怎么了?”
陶母不吃这套:“我和你爸反正一年也看不到你几次,不要也罢。”
张宣无语:“我以后就都不买了?”
张宣:我来深城了,中午一起吃个饭?
张宣问:“你打算在羊城呆多久?”
张宣伸手拿开她的脚,猜测道:“窗户纸捅破了?”
3个小时后,两人从京城到了羊城,出机场后,陶歌突然说:“你要是不赶的话,先跟我回去坐坐,吃过中饭,咱们一起去中大。”
董建说:“这个简单,你跟大妹商量商量,说一家人来蜀都聚聚,让大妹去提,她也在羊城,她的口才比我们好,她的话也比我们俩管用。”
稍后,大嫂问:“你说,你说张宣这么厉害的人过来,会给怎么安置子喻?”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