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醉不休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齐国田泯最先做出了选择。
禹青北心中不由得质问起了自己。
见半天都没有人敢站出来,徐啸冷笑着走到了龙椅前。
如今,远在帝都之中的禹安民和淮安王,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北境之地。
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夏国和齐国、徐啸三方势力的联合。
根本就不给他们一丝喘息的机会!
“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保证徐啸的统治!”
“朱其镇那个昏君,本侯已经控制起来了。”
“我知道,但我必须来,这是我父王和皇叔的意思。”
那么,夏国唯一的选择便是,支持徐啸!
这位齐国的雄主,第一时间便派使臣联系了朱其玉。
如果江辰不赶紧将北境完全掌握在手中。
“你们这些个贱人,本侯让你们骂,你们倒是不骂了。”
“你们这些人,识相点的,就不用本侯多说什么了吧?”
整个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居然又大部分人选择站在了徐啸这边。
这样和*图*书一来,便可在避免汉国南下的同时。
如今,既然明国内部已经乱成了这个样子。
在吞并了明国后,对着齐国和夏国张开爪牙!
徐啸站在龙椅前,继续对着下方的众人冷嘲热讽道。
“小王爷,你不该来的。”
见江辰亲自带人前来迎接自己,禹青北也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纠结。
收到传令的淮安王,急急忙忙的走进御书房,对着禹安民行了一礼。
看着一众如同嗓子被堵住的文臣武将,徐啸阴恻恻的说道。
他们没有想到,徐啸居然已经心狠手辣到了这种地步。
随着禹安民的一声令下,苏顶夏连忙躬身领命。
这样的决定,也得到了晋王的认同。
就在江辰刚准备歇息的时候,夏国帝都的特使也来到了北境。
“如今,却连一句骂人的话都不敢说了。”
这位特使不是别人,正是和江辰有着交情的禹青北。
然后,和江辰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他父王和四叔的选和_图_书择,到底是对是错……
“我等,愿意以威侯马首是瞻!”
不然的话,在齐、明两国北部的汉国,便会趁势南下。
那他们当然是要选择徐啸一方!
看着许久未见的禹青北,江辰开心的笑着说道。
看着在江辰的治理下,繁华堪比帝都的北境。
“好,很好,你们很识相。”
将北境内所有不安定的因素全部清除掉,把北境变成一个滴水不漏的铁桶!
“禹淮安,见过皇上。”
“老奴,遵旨。”
“兄长,你快起来,快帮朕想想,朕到底该站在哪一方?”
随着徐啸的声音飘荡在大殿之中,众人纷纷面面相觑了起来。
很快,便有之前早就对朱其镇颇有怨言的人站了出来。
……
江辰说着,用力的拍了拍禹青北的肩膀。
要想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的同时,从中获得有利的条件。
但看到那几具身首异处的尸体,哪里还有人敢站出来。
将那群站在了徐啸对立面的臣子,纷纷拉和-图-书了出去。
有了晋王的无条件支持,整个北境开始了一场清洗。
“平日里你们表现的多么大义凛然!”
“行了,本侯懒得与你们计较那么多。”
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担任北境刺史!
“别到时候,你先醉倒了!”
殿中的众人心里闪过了一丝心悸……
“哈哈哈,这可是你说的,江兄。”
经过了一番的努力,江辰终于完全的将北境牢牢的控制在了手中。
禹青北笑着翻身下马,来到了江辰的面前。
他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趁着这个机会。
还来不及多想,江辰便带人来到了禹青北的面前。
很快,随着殿外传来阵阵的惨叫。
淮安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后,禹安民缓缓松了一口气。
在徐啸起兵推翻了朱其镇统治的第二天。
“皇上,本王认为,咱们应该站在徐啸这一方。”
于是,就这样,整个明国被分为了南北两部分。
相比做出了选择的田泯和禹安民,江辰更显得尤为特和图书殊。
“哈哈,小王爷,这么久没见,你还是老样子啊!”
说着,徐啸大手一挥,一队甲士便冲了进来。
在交流了一番后,两人这才分开。
此刻的他,只想好好的与自己的旧友好好的畅饮一番。
禹安民连忙走上前,将淮安王扶了起来。
至于同样收到消息的夏皇禹安民,则是陷入了深深的犹豫。
“继续骂啊,怎么不骂了,本侯还想继续杀几个呢!”
“如今看来,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明国北部山内侯起兵,在其领地内拥立先皇九子朱其玉为帝。
同样收到了明国内部大乱消息的江辰,并没有感到惊讶。
面对江辰的邀请,禹青北将自己的使命暂时抛到了一边。
随着几人倒在了徐啸的屠刀下,那刚刚还在辱骂徐啸的一众文武百官纷纷愣在了原地。
而禹青北此番来到北境的目的,除了让江辰派人联络徐啸。
“我一个皇室子弟,我只能选择来……”
再内心挣扎了一番后,拿不定主意的禹安www.hetushu.com.com民找来了淮安王。
两人小声的交流着,纷纷感叹起了世事的无常。
江辰认为,他如何选择根本不重要。
又让明国一直保持现有的局面!
这些人麾下的军队,也被江辰重新打乱。
那些不愿意听从江辰的晋王旧属,纷纷被江辰控制了起来。
面对禹安民的犹豫,淮安王不假思索的笑了笑。
由此可见,身为皇上的朱其镇,到底是有多么的令人厌恶!
见到有这么多的人站了出来,徐啸很是满意的笑了笑。
“好了,小王爷,走,今天你我,不醉不休!”
“哈哈,江兄,你这就是笑话我了。”
作为处在夏国和齐、明两国之间的一道口子。
一时间,朱其玉得到了明国北部大多数王侯和重臣的认可。
“苏顶夏,即刻拟旨,着令江辰即刻派出使者。”
“既然剩下的你们不识抬举,那本侯就成全你们。”
过了一会儿,徐啸挥了挥手,继续说道。
见有人带头,那些不受朱其镇待见的文臣武将纷纷站了出来。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