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再复盛世
第1268章 条法

“凡杀人偿命——”
这简直就是萨满口中的,人死后,在长生天中的生活吧!
只是,新条例颁布后,许多断事官,颇有些心事,或者说,代表着。广大的牧民心愿,提出新的立法要求:
养老送终的时候,自然是幼子留在身边,理所应当的继承大部分的遗产。
毕竟,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他们都希望能够受到子女的赡养,而不是被抛弃。
简单直接,粗糙易懂,一下子就传扬开来,受到牧民的广泛支持。
按照道理来说,草场都是皇帝的,牧民们只有使用权,自然而然,侵占起来,就是理所应当了。
“好纯朴的想法,有孝心!”
武州去往洛阳,最快捷的方法自然就是坐船,从永济渠而到洛阳了。
花费一日的功夫,处理了草原上的事务后,杨廷璋就准备回到武州,然后再将这四百少年,送到京城。
“草原上不是幼子守灶吗?”
归顺的中原,就是那么舒服。
当然,这是如今,这要https://www.hetushu.com.com是在之前,就是不行的。
“偷盗者为奴一月——”
杨廷璋望着前方白花花的羊群不由得轻声述说道,语气颇有些强烈。
他也坦然接受。
“无他,很简单,就按偷盗来论处,为奴一个月来惩戒。”
而到他们见识到洛阳的雄伟,繁华时,少年们久久的合不拢嘴。
白多羊,也惊呆了。
新的条例,从断事官口中,宣扬到了各百户,千户,每一帐,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最起码的是,不被抵制,这就够了。
其资源更加的贫瘠,所以掠夺不仅不被惩罚,反而是被鼓励,发家致富的好手段。
“原来大唐那么大,那么繁华!”
而且,坐船也比较安全,避免水土不服什么的。
在草原上,夭折率很高,生的孩子也很多,孩子们从小就割草放养,养个几年就是劳动力,成本是极低,也是十分划算的。
仿佛是来到了仙境。
就如同汉人的嫡长和_图_书子继承者,嫡长子继承大部分的财产,都是有所缘由的。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赡养老人,就不再是困难,成了每帐牧民的接受的事。
掠夺一个奴隶,跟汉人买一头牛,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在建立王庭的时候,为了更方便的治理草原,所以并没有采纳中原繁杂的法律,而是直接立下三法:
听到这,众断事官纷纷表示满意,这是最公平的法子。
这就是草原人与中原不同。
换上了新衣裳,洗澡,吃上了美味的食物,一切的一切,让少年们感到了新奇,甚至羡慕。
巨大的宫阙,雄壮的侍卫,一眼望不到边的阶梯,带给这些少年们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白是他父亲选的姓氏,来源于家门前的一条白潺潺的小河,多羊,自然想着多有一些羊,增加财产。
这样的地方,甚至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这条法律,也同样是顺应民情。
由于子女太多,且夭折了不少,所以对于他的离去,并没有多少和-图-书伤感。
大唐极其强盛的印象,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家主死后,财产如此分成?”
因为舍不得家中的十头羊,白多羊就荣幸地成为了丁税,选定来到洛阳。
事实上,这些少年们,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对于汉话,已经学的大致不离,会说,会听懂,但就是不会识字。
如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在这一条,却没有条例可循,这就让断事官们头疼了。
最后,断事官们又提出来一个尖锐的问题:“人口在不断地增加,而草场是有限的,之前划分的草场,许多牧民随意侵占他人草场,这又如何行事?”
所以,此番幼子守灶制,成为条法,自然就能够减少冲突,和谐草原。
在有了中原的支持后,王庭部落赋税较轻,榷场的存在,让他们可以交换到大量的粮食,铁器,以及盐巴,茶等,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长史说的是!”总税务官连忙点点头,恭维地说道:“除非是天灾和_图_书,不然孝顺是必然的。”
草原上的幼子守灶,就是包括长子在内的儿子们,他们成长后就会分门别户,单独成立自己的家庭,父亲只是帮扶就行了。
“无论是中原,还是在草原,孝顺父母,乃是人的本性,须得大力提倡。”
杨廷璋愣了一下,这才笑着说道,摸了摸其脑袋,不再言语。
发现了这些牧民们还有可取之处,杨廷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然,他真的怀疑这些王庭部落,究竟值得扶持不!
而少年们,也踏上了这趟旅途。
“部落私斗者,头人剁左手——”
有人说,他们接下来的十几年,都会在一个更大,更繁华的城池中,不会有挨饿,更不会冻死,还有医生治病。
“如果没有子嗣,就由其兄弟,侄子,最后,才是女婿,依次享有继承权。”
随之,一年过去,这三项法律逐渐被接受,那么,杨廷璋就觉得继续加码才是,尝试的再提出赡养老人的法律。
等坐上船时,浏览的河两岸的城池,市集https://www.hetushu•com.com,少年们更是忘乎所以。
杨廷璋随口说道:“至于其他的条例法律问题,你们写出来,送到武州,我的幕府就在那,幕僚们正好无事,可以帮你们制定出来。”
沉默了一会儿,杨廷璋这才说道:“不管怎么说,孝心还是可嘉的,咱们还是得鼓励啊!”
杨廷璋驻守武州,还是知晓的,听到这个财产方面的要求,他思量一会儿,说道:“如果家主临死前并没有划分,或者死在外面,那么,按照规矩,幼子将分到其总家产的一半,其余子嗣,共瓜分一半。”
一路走来,无论是繁忙且令人羡慕的农户,还是宽大的城池,繁忙的商业,都让少年们的人生观,接受了一次洗礼。
“草原三法,今日,再立一法,反抛弃父母而不赡养者,终身为奴!”
“若是你们都满意的话,我再呈交给陛下,形成法律条文。”
接受杨廷璋问话的黑瘦少年,其实才十一岁,名字叫做吉多特,得益于王知府推行的汉名制,他的汉名,叫做白多羊。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