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近水知鱼性

熟悉了一下周围环境,孟虎也打开房门,从房屋中间那间堂屋之中,搬出两个木凳子,放在院坝靠外边,一墩四方形的石墩子边上。
这里虽已荒草杂木丛生,其大概地貌却没让植被遮盖。
在孟虎的穷追猛赶之下,鱼儿们别无选择,只有蜂拥进入孟虎早就堵好的竹兜中。
孟虎在房中忙了好大一阵子,出来后也没打算歇息,走去房后,拿出一个巨大如喇叭般的竹兜子。
同时,水底也有些小鱼儿,在受到惊动后,从石抉下面激射而出。
再看那石钢钎与石巴子,苏明也颇为了解。
苏明抬眼细细打量此地,眼前是方圆上千亩面积的一块平坦的小平原,被四面的悬崖峭壁包围在中间。
在如猛虎怒啸的巨大山崖下,毫不起眼的几间土墙瓦房,孤苦伶仃的摆在那山崖脚边处。
顺房北望,房侧不远处,是大潭清水,水清透底,只见潭底半边岩石,半边泥土。
也不知是因为鱼多桶小,还是环境变化让鱼儿们不舒服所致,有好几条小鱼儿都弹跳出桶。
如果你因为水蜂子长得呆萌可爱,就想要去触摸它的话,你可能很快就会后悔,因为我们之所以叫它水蜂子,是因为它可是会像蜜和_图_书蜂那样蜇人的。
这些鱼儿天生感知灵敏,当然不会躲去上边有泥沙涌动的地方,它们可知道那里就是灾难源,便迅速向平静的下游逃生而去。
走进这篱墙石阶的土墙房院坝之中,给苏明一种深山幽静之感。
相比于黄辣丁,水蜂子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则更高,它们喜欢待在那种水质上佳且流动的溪流中,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溪流中搬开石头抓水蜂子,虽然被蜇但是还是兴趣十足。
他也来了兴趣,便开口道:“我也是捕鱼高手,走走走!我们去看看,这山沟里都有些什么鱼。”
提着竹兜子,回到岸上,将水桶打上半桶水,竹兜子口对桶口,竹兜子一个屁股朝天,便将一大堆鱼儿倒进了水桶之中。
孟虎行至这里,便停了下来,放下竹兜子与一只水桶,脱掉鞋袜,卷起裤管,提上竹兜子便下了水。
正对一线天谷口,中间山势凸起,与四面环形峭壁截然不同,山峰狰狞,如狮似虎,极具画面感。
孟虎又返身进了房中,久未居住,打扫蛛丝鼠迹是必不可少的。
这沟底本就不宽,也就两三米,在孟虎一阵翻动后,刚翻过的石块底部自www•hetushu.com.com然有泥沙涌起。
没想到在这里与老家,都有这样一种淡水鱼,其外观形态和常见的黄怪头极为相似,不少人都难以将其区分开来,我们老家那边人又称其为水蜂子。
这些东西是他俩在经过进山前的最后一个便利店时,花了苏明九百多元钱购买来的,俩人背了好长一段路,见四下没人,苏明才将这些东西收入宝戒之中。
苏明来到最边上的厨房,意念一动,从宝戒之中调出了食盐、味精、花椒粉、辣椒面等调味品。
孟虎不停的翻石赶鱼,逼得鱼儿们步步靠近竹兜子。
最后是一些日用品与生活杂耗品,被苏明码了满满一石墩子。
他一见这条只有三寸长的三角峰,心思仿佛就回到了儿时。
苏明这才反应过来,这竹兜子是网鱼用的。
对苏明道:“师父!您在家等等我,我去前面沟里捞几条鱼回来,让你尝尝鲜。”
别看这石钢钎只有小指头大小,在老家又称为麻鱼子,味道却无比鲜美,对生长的水质与气候要求特高,这是一种活体环境检测仪,稍有污染,它便会以消失抗议。
孟虎双眼死死盯着清澈的水底,见鱼群入兜,急跨两步,出手如电,m.hetushu.com.com抓起竹兜口,往上猛提,竹兜口瞬间离开水面,暴露在空中。
方向正确的刚好跌入小溪中,一闪而逝。
虎居山。
水蜂子和黄辣丁、鲶鱼等鱼种一样,体表都没有鱼鳞,它们会分泌大量的黏液保持体表湿滑,如果你是第一次徒手抓水蜂子,很可能会因为没抓稳而不小心触碰到它们的鱼鳍,被锋利且带有毒素的鱼鳍刺上一下,那种感觉和被黄辣丁刺伤后的感觉基本上一致,都是火辣辣的疼。
当时可把孟虎吓得差点又给师父跪下了,在苏明说自己会术法后,孟虎才在佩服中稳定下来心神。
苏明上前观望,水深处大概一两米,观其形状,应该是天然形成。
最后是几袋大米,苏明将调味品放在灶头角落,将大米放入面柜,才转身出厨房。
孟虎一见又有一条两寸多长的石巴子跳出逃脱,便顺手将水桶往岸上提了提,顺手捡起地上的一条黄怪头与船丁子,刚丢入桶中,一条石钢钎与一条三角峰又跳了出来。
潭水面积足有两亩大,深水潭边缘还有朽木桩排立,应该是为孟虎小时候的安全,而设立的防护措施。
再运转望气诀一观,苏明也是心中了然,这是一处困虎之地。
hetushu.com.com向错误的犹在乱石堆中拼命挣扎,暴露在空气之中,鱼腮疯狂张合,欲以此来挣脱当下困境。
孟虎带着苏明,顺着左边那条斜岩石壁而下的溪流,在离一线天谷口不远处,溪流在这里形成了一段较宽的缓滩,水流变缓,便稍微深了一点,水深齐膝。
这三角峰看上去和体型较小的黄怪头并没有区别,体表颜色都是土黄色的,同时鱼嘴位置也都生有鱼须,腹部和背部位置都生有代表性的毒刺,然而待到它再长大一点后,其体貌特征便和黄怪头有了较大的区别。
孟虎一见竹兜底部噼里啪啦弹跳的鱼儿,满意的哈哈大笑。
还真是地如其名,苏明在孟虎的带领下,顺着一条河边小道,经过了一段一线天峡谷之后,眼前豁然开朗,来到了一处,大山森林之中小小平原之上。
两股溪流在一线天开口处汇合,潺潺缓流远去。
苏明一见这些鱼,他可全认得,因为从小,抓鱼也是他不多童趣中的一种。
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地球上仍然还存在着许多我们人类所不了解的事物。
只见孟虎先将竹兜子放入水流稍急处,用石块固定在水中,竹兜和_图_书口朝上游,他便在离竹兜子上方十来米处,朝着竹兜子方向,快速的翻动水底下的大小石块。
水潭上方,一条涓涓细流,缓缓无声的注入,入水量与渗水量巧妙的保持着平衡,也让这一潭清水想浊都难,这还真是大巧不如地设。
不过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那些原本适合水蜂子们生存的溪流也发生了改变,这也使得水蜂子的数量急剧下降,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到水蜂子,并品尝到了它们的鲜美,以至于水蜂子在市场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对于在大山里长大的他来说,他常年都在溪水边出没,按理说苏明对各类山沟水族、鱼类等都有所了解,会比普通人知晓的更多,然而在面对一些分布范围有限,种群数量较为稀少的鱼种时,估计不少人也很难将其辨别出来。
黄怪头的鱼头往往呈三角状,在四川、重庆等地也常称其为黄辣丁,然而水蜂子的头部则是方方的,同时头顶还有一定的弧度,看起来十分的呆萌可爱。
苏明暗暗佩服先古前贤们的眼光,起了一个虎居山之名,还真是山如其名呀!
四面环山,左右各有一条顺岩石而激流的清泉小溪,因岩石平整倾斜,虽然溪水激流而下,却未发出丝毫的喧嚣之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