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话 浮梁瓷局

瑶里,古称“窑里”,隶属浮梁古县,如今是一个安宁且美妙的小村落,一条小溪将村落分为两处,溪畔有水车哗啦啦地转动着。
等了许久,厚实的漆木门背后终于有声音传来。
“是啊。”
“各位乘客,景德镇车站到了。”
春色三分,一分流水,一分浮渡,还有一分,或许便是柔和的心境。弥川和罗嘉随意地走在小镇的路上,小淘仔从一路颠簸中醒了过来,小小的前爪捧着玉米肠,在口袋里探头探脑。
弥川不小心与他的手臂擦过。那个瞬间,她看见了一个极美的古村落。
“我们出来写生,住宿条件都很艰苦的。”临走前罗嘉这样警告过弥川。
虽然都在徽州,可是与挤满游客的婺源不同,瑶里小镇略有些闭塞和_图_书,游人极少。她们沿着小村落里的那条蜿蜒溪流走了很久,最后在一座徽式宅院前停下了脚步。
真美……弥川有些感叹,一抬头,看见了老板脖子上戴着的那条项链——挂坠是定情锁的形状,材质非玉非金,还真是特别。
两个女生收拾了行李下车,看见一群背着画架的学生经过,正叽叽喳喳地在说话。
林弥川同学纯粹是来打酱油的,自然没什么意见,于是她们敲了敲门。
这个有着绵长历史的小镇,因瓷器而驰名,宋朝皇帝赐字“光致茂美,四方则效”,其便极荣耀地随着皇帝当年的年号,叫做了“景德”。
火车刚刚从一大片油菜花田间钻过,金黄色的海浪翻涌之间,几座黑瓦白墙的徽州www.hetushu.com.com宅子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若隐若现。
弥川最先回过神,她暗中碰了碰还在呆滞着的好友,笑眯眯地问:“老板,浮梁瓷局是什么意思啊?”
不过弥川完全不怕,因为住得再差也比随时没命好啊……要知道她前两次出行,一次去张家界,一次去西安,哪次不是差点把小命送了?所以这一次弥川感到分外的轻松。
出租车疾驰在景德镇的街道上。如今这座小城如同任何一座现代化的普通城市,街道、行人、交通信号灯……唯有路边的青花瓷路灯灯罩彰显出了一种不同的文化积淀。
借着此刻柔和的光线,她们看到了他的五官——竟是异常明秀的少年,叫人想起徽剧中的小生,唇红齿白,俊俏标和图书致,惊艳之间,仿佛擦落了锈渍,碎慢了时光。而那双黑幽的双眼,像是有魔力一般,将周围的一切光亮、岁月都吸纳其中了。
老板的手上还粘着红色的颜料,弥川大感好奇:“老板,这是在干什么?”
黑瓦白墙,庭院深深,门锁亦是紧落的,却见旁边挂着一块牌子:浮梁瓷局住宿。
“早知道就去瑶里了……”
“就住这里吧?”罗嘉兴奋地停下脚步,“从这里取景,画出来的画一定完美!”
卧铺晃晃荡荡的,历史系学生林弥川昨晚睡得并不好,早早地就起来,趴在小桌子上研究《中国通史》的小作业:试从民族特性、机构设置等方面分析,元朝将领叛乱多于其他王朝的原因。
罗嘉是艺术系学生,趁着小长假来江西写hetushu.com.com生,而弥川就顺便跟着好友一起来踏青了。
“给瓷器上彩釉。”年轻人微微笑了笑,将她们带到一间厢房边,示意她们就在这间住下来。
罗嘉拍拍她的肩膀:“出来玩嘛,不要这么用功了。”
“我家祖上一直是烧窑的。浮梁瓷局是古代专门为皇室服务的烧制瓷器的机构。”年轻的老板淡淡地解释。
“现在油菜花长得正好呢!而且瑶里啊,遍地都是古瓷窑,要是眼光好,还能淘到古董呢!”
大多数人都知道“China”的意思是瓷器,却少有人知,“China”的发音来自于景德镇的古名“昌南”二字。
出门打了车,两人异常默契地说:“去瑶里吧?”
桃花瓣儿打着圈儿落在溪流上,水车咕噜噜地转动着,河边有妇人和-图-书敲洗衣物的啪啪声,失了牙口却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坐在旁边。陌生的少女坐在浮桥上,手上却没有闲着,她拿着毛笔,正在往一件小小的锁状物事上描摹勾勒着什么。水光将她的表情映衬得愈发专注,也愈发柔美。
年轻的老板大约是注意到了她的目光,微微一笑:“是瓷制的同心锁。”
司机很健谈:“你们从上海来?”
“我们想住宿。”
年轻人侧过了身,示意她们进院。
因为背着光,她看不清他的长相,却听到他不甚标准的普通话:“什么事?”
“婺源人好多,取个景都难!”
一个年轻人站到弥川面前。
旅行果然能增长见闻。弥川跟着老板,穿过青草蔓生的庭院,她注意到庭院的中央摆着长长的木桌椅,上边放置着各色模具和釉彩颜料。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