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锦绣江山
第428章 毒气弹的报复

加坦达基上将为他的傲慢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他无法相信中国人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数万人的俄国士兵在这么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全完了。当卡尔文斯基将军要求对中国阵地实施反报复毒气攻击的时候,这次加坦达基上将拒绝了,他忽然发现和中国军队使用新式武器是多么愚蠢的事。如果听了卡尔文斯基将军的话,他甚至觉得连自己本人都有可能死在中国人的手上。
对面中国阵地上的国防军士兵看到俄国士兵完全不顾被射杀的危险站起了狂奔乱跳的景象,也禁不住心里一阵阵的发寒。还好在俄军使用毒气弹的时候自己早有准备,否则落得这个下场的有可能是自己。
12日下午,大量的防毒面具送到前线国防军士兵手中,根据国内传来的情报,英国为了俄国能在安加拉河牵制住中国军队,在战争爆发初期已经向俄国援助了一批芥子气毒气弹,这份绝密的情报就是那个在欧洲孤身战斗了许多年的超级间谍“西施”所提供。
但被失败冲昏了头脑的加坦达基上将完全不顾中国方面的警告,偏执的在3月13日中午向中国阵地发射了总计1560枚芥子气毒气弹,所幸中国士兵防范严密,加上国内运来的防毒面具没有遭到什么损失,但还是有小部分的士兵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感觉。而附近在战争没有来得及及时撤退的俄罗斯居民却倒了大霉,无数俄罗斯平民在毒气弹的攻击下上千人死亡,另有几千人出现了失明、皮肤腐烂等各种症状。悲哀无助的俄罗斯居民向中国军人求助,这次一贯在战争中态度强硬的中国军方伸出了援助之手,对这些中毒的人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援助。
语气平淡的话让张作霖惊愕的张大嘴,他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这也太过分了吧,老杜,你别是在蒙我吧,要这样的话以后直接用这种东西打仗就可和*图*书以了。”
杜狱脸色变了变:“这事属于国防部的最高级机密,听说连赵声部长都不知道详细情况,咱们还是别参合进去了。不过这东西确实存在,而且在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万一有一天使用到战争中,也不知道是人类的幸运还是悲哀。”
12点30分,国防军特种部队总司令杜狱看了下表,问道:“开始?”
虽然奇怪于杜狱的问题,张作霖还是想了想才回答道:“如果是用我的部下去攻击对面老毛子的部队,最多两个小时之内我就能解决问题。”
吴佩孚的申明通过阵地上的高音喇叭用中俄两种语言一次又一次的播出,俄军阵地上人心惶惶,士兵们顽强抵抗的念头减弱了很多,但加坦达基上将认为这只是中国人为了夺取阵地而进行的一种恐吓手段,他鼓励他的部下不要被中国人的把戏所吓倒,中国军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拥有那么多的毒气弹。俄国士兵们也被将军镇定自若的话稳定住了军心,他们乐观地认为中国士兵因为无法夺取阵地而在进行着心理恐赫而而已。但很快他们将知道自己的这一想法有多么的愚蠢。
西南军团总指挥吴佩孚命令飞机向俄军阵地分撒传单,严厉警告俄军加坦达基上将和卡尔文斯基上将,如果胆敢在战争中使用毒气弹,必将遭到中国方面最无情的报复。
1917年3月13日中午12点30分,安加拉河的俄国军队不顾中国方面的警告,前后向中国阵地方向发射了1560枚英国援助给他们的芥子气毒气弹,造成271名俄罗斯平民死亡,几千名中国士兵和俄罗斯平民陷入了毒气所带来的痛苦之中。
我曾经严重警告过俄军最高指挥官,一旦他们向中国军队发射了这种致命性武器,必将遭到中国方面的严厉报复。中国人说话向来就是算数的,我已命令中m.hetushu.com.com国特种炮兵部队第2特种炮兵旅进入阵地进行报复性打击。
国防军特种炮兵部队的名字第一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支部队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好奇。在中俄战争爆发后,中国往俄罗斯部署的炮兵部队中,有那么一支拥有600多门大炮的小部队在战争开始后就行为低调,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也拒绝和兄弟部队进行任何接触。这支部队的官兵为人神秘,他们不需要太多人的帮忙,甚至连炮弹也都是由自己亲自搬运。在吴佩孚元帅的“毒气宣言”之后,大家这才知道它们就是元帅所说的国防军特种炮兵部队第2特种炮兵旅。
当黄色的云雾缓缓飘过的时候,整连整排的俄军士兵形状恐怖的死在了阵地上,另有无数的士兵失去了宝贵的眼睛,他们也都看不到了。
“严格的说这是第2特种炮兵旅的全部家当。”杜狱中将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毒气弹攻击只是特种炮兵部队的一种方式,我们正在研究和已经研究成功的种类是非常多的。”
一枚枚填充着各类毒物的炮弹被发射了出去,落到地上的时候没有惊天动地的响声,但很快形成了一团团黄色的云雾向俄军阵地飘去。
张作霖也戴上了防御面具,点了下头说道:“开始!”
中国军队的这一做法立刻改变了博列基-叶尔伯托瓦一带俄罗斯人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得到救助的他们不再敌视中国军人,他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为中国士兵送来了美味的食物和珍藏了许久的伏特加酒,并且反过来大声诅咒那些俄罗斯的士兵。
杜狱中将看了他一眼:“我问你一个问题,给你一万人,去歼灭同样数量的敌人,你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在布拉吉克战役胜利后,1917年3月3日,中国国防军西南军团组织“克麦沃罗-科尔帕什沃战役”。
3月1m•hetushu.com.com1日,在安加拉河俄军形式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全线出现崩盘,俄罗斯总参谋部命令中西伯利亚军团卡尔文斯基上将带领50万人增援安加拉河。在前线的俄军力量再次增加到一百二十余万,与西南军团在人数上又一次持平,这也让绝望中的加坦达基上将少许增加了一些信心。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国防军特种炮兵部队的总司令杜狱中将竟然就隐身在这支队伍之中,没有人想得到平时不佩带任何军衔标志,和第2旅的士兵们一起搬运炮弹的那个人竟然国防军的高级军官。
很快,战壕和周围的空地中到处都是失去控制疯狂的士兵,他们四处奔跑,撕下衬衣和外衣的领子,大声叫喊着要水喝,一边口吐鲜血,一边在地上打滚,想要喘气,但却是徒劳的。
在这次毒气弹攻击中,总共有7000名俄军士兵倒了在毒气攻击之下,另有上万人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
任何对于中国的挑衅都将遭到中国的严厉报复,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俄军全部承担。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绝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战争!
烟云接近时,如潮水般象一堵水雾墙升起。起初,俄国士兵们以为是烟雾,他们在严阵以待,或者中国士兵很快就会从烟雾里出现,但等待他们的是可怕的死亡。
“我知道国防军的英勇善战,两个小时歼灭同样数量的敌人的确非常了不起。”杜狱赞叹地点了点头,接着他对很有些得意的张作霖说道:“但我只需要面前的这几百名士兵,当毒气弹全部发射出去后,几分钟,甚至只要几秒钟我就能够将一万名敌人全部杀死。”
连续六天的战斗,国防军第8、第9集团军奋力向前推进20公里,六天里连续进行了大大小小十七次战斗,前后歼灭俄安加拉军团十五万人。
在毒气弹的攻击下,守卫博列基-叶尔伯托瓦的俄军生怕和-图-书再次遭到这样的打击,在加坦达基上将的命令下,俄国军队主动放弃了阵地。
“这玩意有用吗?搞得那么神秘,总指挥还为了这特别发表的一份声明,我看还是用步兵突击来得实在。”张作霖似乎对这种武器的作用心存怀疑。
从我发表申明的这一分钟起,本着人道主义的立场,我给对面俄军阵地的士兵一天时间撤离出原有阵地,从1917年3月14日中午12点30分开始,这也是俄军发射毒气弹的时间,中国第2特种炮兵旅将向俄军阵地发射相当俄军发射三倍的毒气弹,即4680枚。
1917年3月14日,中俄两军阵地上静悄悄的,附近的平民已经被全部撤离,戴上防毒面罩的中国士兵安静地趴在战壕之内等待着某种攻击。
中华帝国国防军陆军元帅,西南军团总指挥吴佩孚,1917年3月13日于安加拉河前线。”
同日,西南军团组织“博列基-叶尔伯托瓦战役”,但这次战役却出乎意料的遭到了俄军十八万人的强烈阻击,一天的战斗下来国防军仅仅向前推进了不足两公里。12日中国向此处增兵八万,准备最后的突击。
在中国军队遭到毒气弹攻击后的半个小时,中国国防军西南军团总指挥吴佩孚元帅发表了措词强硬的谴责声明,即被俗称为“毒气宣言”的声明,在声明中吴佩孚说道:
张作霖吐了吐舌头,不再追问下去。
“和你说句老实话吧,我本身也不太愿意使用这种武器。”杜狱轻轻叹息着说道:“毒气弹带给人类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它甚至可以影响到中毒者的后代和附近方圆几十、上百公里居住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子孙。如果不是俄国人率先用它对我们进行了攻击,也许我们始终都不会使用。不过要说毒气弹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倒也是夸张了,有矛必有盾,每种武器总有克制它的办法,比如对付毒气弹的防毒m.hetushu•com•com面具就是这样。对了,老张,防毒面具全部分发给一线的士兵们了吧?”
“几年前中国就研制出了毒气弹,并且在这一武器的研究上我可以毫不隐瞒地告诉全世界,中国领先于任何一个国家。我们之所以从来没有在战争中使用过这一武器,就是因为它带给人类的伤害太大。
毒气武器或者说化学武器属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它带给人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失明、疟疾、死亡!因此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打算在战场上推广这种武器,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会使用。
张作霖点了点头:“这你放心好了,我可不会拿士兵们的生命开玩笑,对了,问你个问题。”说到这张作霖向四周看了看,确信没有人后低声说道:“我听说元首请来的那个叫爱因斯坦的老头和一个中国工作组,正在秘密研制一种炸弹,听说这种炸弹只要一个就足以摧毁一整座的城市,有没有这么回事?老杜,你可得给我说实话,我想到这种炸弹的威力心里都觉得有些发毛。你想想,一颗炸弹能够毁灭一整座城市,这东西真让咱们研制出来了,什么伦敦、巴黎,还有彼得格勒一边给它扔一个不就完事了!”
第2特种炮兵旅这次总共携带了6万余枚各种类型的毒气弹,他们这次使用的是一战中最普遍使用的毒气弹,也就是俗称“毒气之王”的芥子气毒气弹。与俄军使用的不同,中国发射的毒气弹容量更多,毒性更大,因为威力和俄国的毒气弹也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军队开始向博列基-叶尔伯托瓦进攻了,一些部队进入到俄军阵地的时候,发现阵地上除了死尸以外什么也没有,无数俄国军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那,象是在等待着中国士兵的检阅一样。
“老杜,这就是特种炮兵部队的全部家当?”张作霖好奇地看着那些穿着特殊服装的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架设起大炮,将一枚枚炮弹细致的放好。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