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246章 海军演习

看了爱将一眼,赵灿薛的表情突然严肃了起来:“这也是这次军事会议的目的之一,根本我们情报部门的现实,那个战败的国家正在积极扩军,陆军已扩大到20万人,海军正在想方设法购买战舰,这已经严重违反了‘新南京条约’多规定的内容。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绝不容忍任何形式对帝国权威地挑战,必要时我们将不惜使用武力来维护条约的尊严,保证远东地区的和平!”
气势庞大的演习却让赵灿薛和吴佩孚同时皱了皱眉头,似乎仍然不太满意。
辰雨抱在胸口的双手松开了,叉起腰,胸挺得老高,耳朵仔细听着机器声中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他坚信自己设计的“海螺”号是安全的。
终于到了,“海螺”号终于在极限深度上潜航,一切全部正常!
王何的眉头不时在惊跳,辰雨脸上的肌肉因为紧张有点失调,干脆转过了身去,双手一会插腰,一会又重新抱回胸前。
炮击一口气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紧接着,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协同配合的登陆演习开始。在水面战舰强大的炮火掩护下,一艘艘登陆艇迅速地冲向海岸,不多时,多梯次的登陆编队从两个区域冲击上岸,迅速夺占滩头阵地。
“两位司令,演习中确实暴露出了问题,但可以慢慢改进,下面的兄弟们都在问,这次演习之后是不是准备打仗了?”急性子的王璁第一个问道。
“海螺”号下潜,下潜,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不钻过“死亡线”决不回头。“海螺”号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对任何敌人都决不低头,对张牙舞爪的死神决不妥协。
在未来的历次海战中,帝国潜艇部队都成为了中国海军的骄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狼王”王何和潜艇的总设计师辰雨的名字,也被刻在了帝国的史册之上。
担负主攻任务的是张作霖的46和-图-书师,在海军陆战队的配合下,以风卷残云之势、围歼了纵深核心阵地的“敌军”。
李国勇在那朵耳朵边窃窃私语了好久,那朵的脸上表情变换不定,最后睁着美丽多情的大眼睛惊疑地说道:“这样会不会太残忍了,那些倭寇没有人性的。”
到8点整的时候,赵灿薛和吴佩孚乘坐的指指挥舰“李牧”号劈波斩浪,驶向演习区域。赵灿薛、吴佩孚两人站在甲板,手拿望远镜,不时的和新任“李牧”号舰长周豹指指点点。9点30分,战列舰“白起”号、“韩信”号、“卫青”号,战列巡洋舰“上海”号、“南京”号和大量的重型巡洋舰,驱逐舰迅速进入演习区域。
王何脸色铁青,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眼睛死死地盯着各人。这位帝国第一任潜艇大队大队长,平时在安全水域做的类似试验很多,但这终究是第一次深水试验,他没有任何经验,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能不能达到下水之前的要求,他心里一点底没有。
“一号准备完毕,一切良好!”
潜艇的两个舱室已经封闭,互相不能通行,在这个铁罐头里,被分割成密封的两段,好像是由两个大罐头拼接而成。圆门上的把手早已经卸下,一旦发生事故就怕惊慌中出什么事。
“没有问题,准备完成!”
王何点了点头,看了下怀表,冷冷地命令道:“向极限下潜!”
“海螺”号象只黑天鹅一般高贵骄傲的浮在上面。中国海军虽然还是最强大的,但它的潜艇技术已经和飞机一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远远地超越了那些海上强国。
完成登陆后的主攻部队,在海面炮火的掩护中,采取并肩突击的战术,集中火力向假想之敌发起猛攻。顿时,枪声呼啸,大炮轰鸣,让“敌军”前沿笼罩在火海硝烟之中,为主攻部队向“敌人”纵深发展创造了www.hetushu.com.com条件。
潜艇已经接近极限深度,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辰雨没有说话,只是送给王何一个眼光,暗示他放心,一切正常。
这时,赵灿薛批准潜艇深水试验的电报传来,“海螺”号劈开大海的胸膛,象条巨鲸一样,开始下潜,“海螺”号上全部艇员进入一级战备,严守各自岗位。
“运转正常,放心吧艇长!”
前途此时加大深度,开始向极限接近,各岗位每下潜10米就开始通报一次情况。
演习一直进行到了下午2时结束,登陆部队占领了全岛。随即在“李牧”上召开了军事会议。
边上的辰雨,帝国潜艇的总设计师,尽量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眯缝着眼睛,两只手抱在胸前,静静地随着潜艇往大海深处潜去。虽然竭力保持震惊,但辰雨的呼吸还是越来越短促,不时的做深呼吸来调节那颗快要跳到嗓子眼的心。
“三号,老孙,你那呢?”
军港外围戒备森严得让一只苍蝇也无法飞过,军港内中华帝国海军主要指挥官全部到齐,今天是马尾造船厂正式研制成功的潜艇“闽6型”的第一次深水下潜实验。帝国海军的将军们,在李国勇不断强调的潜艇重要性下,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这一新型海军利器。
那朵犹豫了很久,才下定了决心点了点头,这让李国勇长长地舒了口气。
“海螺”号渐渐上浮,不久后就一头钻出了水面。
7点30分,中华帝国海军部长、中国海军总司令赵灿薛上将,陆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吴佩孚上将,第一分舰队司令欧阳空,第二分舰队司令中将王璁,第三分舰队司令中将萨镇冰到达码头。雄壮的军歌声立刻响起。
赵灿薛摆摆手让他坐下:“今天只是个吹风会,让你们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具体怎么样还得等南京下决心,但我告诉大家,这次是绝密军事会议,任和_图_书何人不得外泄一丁点内容,否则自己上军事法庭吧!”
“另外再宣布下海军远期发展目标。”赵灿薛拿起了卷宗说道:“中国海军的目标就是为了不再让中国的海疆受到流氓国家的威胁,中国海军的任务是把所有对中国本土有威胁的海盗舰队震慑在中国海疆利益的外围线以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海军必须在世界海军树立强大的威望。未来的几年中,帝国预计向海军部队陆续投入资金高达35亿的中华币,在1916年前,用10年的时间打造一支无敌的强大海军!”
吴佩孚没有任何的客气,说道:“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配合还是有问题,并肩突进的不够坚决,很容易被敌人迅速组织起有效防线。将军们,我需要提醒你们的是,在即将开始的战争中,敌人不是死的,不会站在那任你打,他们会还击,会组织炮火对你们进行有效杀伤,帝国军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能尽量避免牺牲就要尽量避免!”
福建马尾军港。
海陆两军士兵对这次演习的目的不太清楚,究竟帝国的眼光投向了哪里?
“一号报告情报。”
中国潜艇的设计师,建造师,驾驭者门汇集在试验基地,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一当踏上潜艇的甲板,进到舱内,再也没有“特殊安全保护区”,再也没有“特殊人物”,上到将军、研制者,下到每一个水兵,都是一个待遇:“同舟共济”,“生死与共”。
“辰大博士,您就不用亲自跟艇试验了吧,您是元首的宝贝,出了时我实在弹不起这个责任。”“海螺”号艇长,帝国潜艇大队大队长,少将王何为难地说道。
为它护航的战舰和救生舰船,看到自己的潜艇终于安全出水,刹那间集体拉响了汽笛,为它致敬,甲板上的每个海军将领都齐齐向“海螺”号敬着军礼。
王璁兴冲冲地说道:“早可以打了,以前一直和_图_书在咱们的土地上作战,这次也让那些矮子尝尝自己国土挨炸的滋味,司令,没说的,让我的第二舰队先上,老子保证炸平它的岸防设施!”
朝霞辉映的新建立的朝鲜仁川军港,这一天显得非常壮观。停靠在码头的指挥舰“李牧”号上悬挂满旗,桅顶中华帝国的国旗和军旗迎风飘扬,军容整齐的海军官兵以最高的礼仪在甲板上列队,等待海军高级指挥官的到来。
机器烦人的“嗡嗡”响着,“海螺”号向更大深度潜去,谁都知道就快要到“死亡区”了,在这里出了任何事情,生还的几率都为零。
海军部长的话让众将领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个战败的国家”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看这次演习的架势,是直接准备登陆“那个国家”的本土了。
“海螺”号缓缓地驶离码头,奔向试验海域,尽管海面上有救护舰船,其实谁都明白,一旦水下出事,谁也救不了他们。
……
“深潜任务完成,上浮!”王何几乎是用最后一丝力气下达了这个命令,这时他才发现后背全部被汗浸湿,看了下辰雨,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满脸带笑,但因为紧张而有点变形的嘴巴似乎还没有复原。
对那朵可不能讲什么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大道理,李国勇说道:“这件事情很要紧,能不能完成对你李大哥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咱中国有句话,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现在是我李家的人,心可就得向着中国。”
“立刻向舰队和基地指挥部总指挥赵灿薛部长报告,‘海螺’号准备下潜。”王何面无表情地吩咐道。他看了眼身边的辰雨,看了下身边的助手,平时大家在一起,总是有说有笑,互相打闹,可现在谁也笑不出来,一个个庄重颜色,和亲临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两样,谁也不希望冲上去就是死,但又不得不准备用生命去开辟胜利的道路。
在潜艇试验结束hetushu•com.com的第三天,中国海军有针对性的演习开始。
王何从潜望镜里看到,海上风浪越来越大,潜艇开始摇晃,蔚蓝蔚蓝的大海,一丝丝的白云,一朵朵的浪花,时而是航船,时而是海鸥,一片美丽的景象,只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再看到吗?
马尾造船厂厂长辰雨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容反驳地说道:“出发吧,王将军,我非跟着不可,要是真出了事,咱们全都葬身大海,你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为了这个“海军十年发展计划”,整个帝国海军官兵,军工企业为此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这次针对性很强的演习是赵灿薛和吴佩孚联名向总参谋部要求进行的,为了演习,蒋百里特意跑到元首那要来了特别专款,还好李国勇也很支持,不光立刻批准,还特别注明全部实弹演习,钱花得再多也不要心疼。
“报告艇长,‘海螺’号到达试验区域!”观测员神色严肃而庄重地报告着,手中的潜望镜还在转动。
“二号报告情报。”
等他说完,赵灿薛接着说道:“海军也有问题,各舰上的士兵素质高低参差,有的舰船打出了30发炮弹,有的舰船在同一时间才打出去了10发不到!记住,多打出去一发,就有可能使一个登陆的士兵避免死亡流血,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海螺”号的机器隆隆作响,每个水兵的心脏跳个不停,就快要到达死神设下的“死亡线”了。
随着赵灿薛的一声令下,演习一幕接着一幕在进行。海面战舰追逐,一发发炮弹打向远处的一个荒岛,象是要把全岛炸平。
深水下潜实验的危险性不言而喻,水下有强大的压力,潜艇要在极限深水中航行,自然就更加危险。但作为一种帝国未来的王牌武器,不经过这种“死亡线”上的考验,水兵们就无法知道和信任自己手中武器的性能,在未来的海上大战中,也无法发挥武器的最大性能去战胜对手。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