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妙不可言

这样的她,确实比议会那些人更适合领导血族。
影院里的笑声更大了,简直都止不住。
所以又怎么会真的对抗观众呢?
瑟琳娜找到学族长老,以及自己亲密的手下,向他们坦白隐瞒多年的发现。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的观众,对《黑夜传说》与历史的紧密结合惊叹万分。
观众们最欣赏这样的人,最爱这样的女孩。
“早就知道这结果!”
所有的情节串起来,加上历史,观众怎能不爱她?
比起其他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生拉硬拽幽默,瑟琳娜可爱好玩儿到爆炸。
纳粹、德国人、赫尔曼·戈林不算什么,科学的历史,才真正值得人类关心!
孟德尔在1865提出遗传因子理论的时候,同样受到瑟琳娜关注。
看现在《黑夜传说》的情节,李璇几乎要为《古墓丽影》担心了。
瑟琳娜打碎列文虎克显微镜,眨着大眼睛双手握在胸前求饶,结果列文虎克当晚又磨一个(镜片)的情节,让观众和*图*书笑疯了!
也就是说,任何人都有“完美血液”。
有瑟琳娜的可爱串场,科学一点也不无聊,超级有趣。
情节还在继续,麦尔,伊万诺夫斯基,贝杰林克(三人病毒发现史相关),都出现了。
瑟琳娜的经典可以确定,不会再有任何人怀疑。
不只是学习和努力,在其他类似的影片中,拥有超长生命的个体,几乎都是悲剧性的。
差一点起身退场的观众也坐下了,这简直政治正确的不能再政治正确。
难道学霸导演就是为了给我们灌输这种概念?
更巧妙的是,宁匀将真正的瑟琳娜隐藏了三十分钟,直到这一刻才揭示出来。
传说中的“完美血液”并非是具体某个人的血液,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类当中。
观众们前仰后合,太欣赏瑟琳娜,太欣赏这样的幽默了。
那时候血族和匈牙利会选择什么还用说吗?
瑟琳娜真的太可爱了,从历史的表现看,她不是一个天才和_图_书
大屏幕上瑟琳娜打扮成爱好科学的贵族小姐,拜访了列文虎克,“天真”的和他讨论问题。
(安东尼·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
转念一想,大家恍然,学霸的身份,怎么可能不提到科学?
这样的影片,怎么能不受家长们欢迎。
宁匀导演真是太不小心了,或者是太自信?
宁匀当然很清楚,无论有什么观点,对抗人心既危险又愚蠢,得不偿失。
圈内人,导演、演员、编剧,则在感叹宁匀的人物设定。
大屏幕上的瑟琳娜,一次次给观众惊喜。
影片继续,用镜头回忆瑟琳娜的发现过程。
她的聪明与智慧,不是天授,是靠时间积累。
可瑟琳娜与他们完全不同,她积极进取,她还坚强勇敢,她更热爱生命!
可瑟琳娜足够努力,足够好学,关心人类的科技发现,并跟随最优hetushu.com.com秀的人类学习,参与到他们的研究。
瑟琳娜的压力将不在成为压力。
瑟琳娜亲自参与试验,犯错无辜的表情和孟德尔更无辜加无奈的表情让观众狂笑。
不仅不担心,她们还表现的很兴奋,仿佛在期待观众接下来的反应。
对东方观众确实有挑逗的味道,但东方观众,大多数人因为生活环境问题,对种族主义不怎么在乎,哪怕知道政治正确,立场也没那买坚定,不会碰了就炸毛。
本来以为《黑夜传说》是个沉重的片子,没想到竟然有这么有趣的情节。
“学霸让我失望了,血族赛高,瑟琳娜女王,人类都是奴隶!”
也有极少数观众根本不在乎什么种族主义不种族主义,他们想的是瑟琳娜与戈林的“六个月”之约。
“谁敢说不对谁就是不对!”
观众们恍然大悟。
大部分观众不在意,可以理解,但少部分观众绝对介意自己被玩,绝对要狠狠的黑一次学霸。
“所以德国人当然有hetushu•com•com,雅利安人当然有。”
对担任修道院神父的孟德尔,瑟琳娜很是发挥了几次女性魅力和小技巧。
“人人公平,人人平等!”
镜头直接返回瑟琳娜的城堡,中间过程省略,就像观众急迫的心情。
她不聪明,她努力!
他们在痛苦中怀疑生命,包括最知名的《金刚狼》。
就算宁匀在后面改了,表现了政治正确的立场,观众也未必能原谅。
“甭管什么皮肤颜色的,你们他妈的都完美!”
“嘿,逗你玩!”
连家长们也很高兴,对于列文虎克、孟德尔和其他人的介绍,等于给孩子们普及了科学知识,提升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这才是理所当然!
瑟琳娜的智慧真令人钦佩,至少在学霸的设定中如此。
“真他妈公平啊!”
就算学霸之前用种族主义把观众玩弄的再多再狠,笑过之后的观众也不会计较。
除了没看过的李璇,沃特森小姐和斯通小姐都不担心,哪怕连日本影院里的倾向都不太对头。和*图*书
李璇真的很奇怪宁匀和两个艾玛为什么信心十足。
对西方观众来说,这算不上挑逗,这只是将政治正确解释而更清楚。
她为血族赢得的不只是和平,还有胜利。
……
1683年,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时候就引起瑟琳娜注意。
影院里笑声一片,完全冲淡了刚才种族主义带来的压抑和沉重。
敢这么挑逗观众的也没谁了,好在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
何况这些科学内容和之前的观点紧密结合,无法拆分。
但是这么干,真的不太妥当,哪怕学霸的身份。
这次瑟琳娜打扮成高雅的贵妇人,鲸鱼骨的束腰和低胸装让影院里的“小男孩”忍不住吹口哨。
也就是说,学霸提到种族主义有充分的理由,且必要。
按照当时的历史,六个月后,有识之士都能看出德国人必然失败。
导演们也放松了,刚刚政治不正确,马上就解释,一分钟都没拖延。
反复可不是一个好品质。
不在意的观众,明白过来对宁匀也未必有好看法。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