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信鸽招唤

王若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
赵四海径直从他身边走过,没有打招呼,但他只走了几步,后面就响起了阎王的话。
她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去一趟天海。
“赵老太爷身体欠安,我也很放心不下,却又没有时间探望,我还是很希望他能长命百岁的。”老人临走之时,很认真的感慨道。
好在他并不在意这件事情。
想着上一次在中南海的小楼相见,如今已经过去很久。
每隔几米,墙上便有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这种夜明珠,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发出毫光,将地道内照得清清楚楚。
而且这一盒没有包装的茶叶,不用想也知道其贵重程度,绝不是市面上能买到或是能收藏到的,估计全国一年的产量,也就三五盒。
赵四海的笑容慢慢的凝固,他看着南方,沉默不语。
小鸟带来了一封信,但信的内容却很短,就一个字。
“不是九死一生吗,总会有一线生机,我相信他可以。”
世间最短的信。
知女莫若父,王若羽是什么性格的人,他这个做父亲的,比任何人都清楚。
没有人知道,经常会有人来拜访他,那些人不仅仅是江湖奇人异士,还有许多是居庙堂极高之位的大佬。
因为它真的非常快。
他平时并不住在老宅,也不住市区。
王若羽回到自己的房间,站在窗口,看着远处外面的池塘。
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情痴,因为当年那个女人而愿意在这山上孤老终生。
她知道自己无法说服王清泉。
王清泉一手铸就了王家的辉煌,自然不是一般人。
此时,这只小鸟便穿过云层,从远处飞来,最后落在赵四海的手中。
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为什么会这样?和-图-书
老人棋艺非凡,比起国手也不逞多让,赵四海一胜两负,唯一胜的一局,也明显是老人放水的缘故。
赵四海无奈的摆上棋盘,和老人下棋。
故宫某间不起眼的大殿。
“他没有后悔过,我也没有后悔过,既然该来的总会来,一切都顺其自然吧。”赵四海皱眉道。
“我去后山摘些茶叶。”影龙突然道。
“百忙之中,来和我喝茶?”赵四海皱眉。
无功不受禄,老人位高权重,作为国家的一号首长,日理万机,刚刚上任之时,正忙着做些事情给世人看到,哪里会这么有闲情逸志来这里喝茶。
他进了大殿。
赵四海没有停下,只道:“也许。”
这里并不是游客能来的地方,甚至在大殿的四周,隐隐有人把守,但又绝难被人察觉。
“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多活一天,对家族就争取了一天的时间。”王清泉有些内疚的道:“其实,我知道他们活得很辛苦,其实离开这个世界,对他们才是一种解脱,但我更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人,活在这个世上,就必须要承担起责任,所以我们有时候会羡慕那些普通人,因为他们可以少顾忌许多事情,可以活得更加自由,但,我们不可以。”
他唯有在心里,希望赵兵能承担起一些责任。
但王若羽却很清楚。
赵四海没有丝毫的犹豫,继续前行,渐渐的,地道越来越深,估计已经至地底数百米深,终于平坦,最终,他来到一道石门之前。
她在心里问自己。
八位老人,呈圆圈环坐,个个都是须发皆白,都是身着灰衣长袍,将一位老人围在中间。
比如现在,她要兼顾两个家族的许多事情,在燕京身心疲惫,可赵兵呢m•hetushu.com.com,正在天海和一群女人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难道是该兑现那个承诺了吗?
可事实上,原因并不如此的简单。
“计划要开始了吗?”
看着山崖下的那辆车,赵四海的眉头微微皱起,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沿着石阶朝下,转了几道弯,仅容两人并排前行的石阶两侧墙壁上,出现光源。
但赵四海却不敢怠慢,因为他知道这封信来自什么地方,而那个地方,曾经造就了他……
王清泉就算闲赋在家,却依然紧紧的掌控着家族的一切大事,他愿意成全爱女,让王若羽成为世人瞩目的天之骄女,可一旦事涉家族利益,他会有自己的坚持。
影龙就站在他的身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他还是我的徒弟。”阎王道:“所以,我希望他不会有事。”
他还有许多话想说,可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说,也无法说服爱女。
他是一个闲人,但在某些人眼里,他并不是闲人。
这一刻,王清泉的心里其实很难过,他很同情赵兵和王若羽这一对有情人。
赵四海恭敬的抱拳行礼。
又有谁能想到,就算是住在这山上,远离城市的喧嚣,依然挡不住每一界执政者的拜访。
只是命中注定的许多事情,并不会朝他所想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间大厅,占地面积约有数百丈,很宽敞明亮,四周的墙壁上,依然有无数的夜明珠,地面和墙壁上,雕有无数金龙,栩栩如生。
老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莫不含有深意,而这一句话,让赵四海有些糊涂了。
赵四海请老人坐下,亲自沏了一壶茶,与老人斟上。
说着话,老人指了指桌上的一盒没有包装的茶叶。
www•hetushu.com.com故宫的大门内,阎王依然在闭目打盹,像是睡得极熟。
赵四海跪下,向一众老人行礼。
……
“好久不见。”
赵四海道:“要怪,就只能怪他命不好,或许不是我儿子,才最好。”
“长老,弟子奉命前来。”
不久,山上出现了一位老人,离老人很远的地方,站着几名保镖,而山脚下,也隐藏着不少高手。
赵四海愣在原地,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赵四海其实就是一个传说。
王若羽有些委屈。
“赵四海给龙主及各位长老请安。”
没有责任感,一辈子都逃不过一个情字。
如果住在赵家老宅,这自然很不方便。
种菜,锄草,他头戴一顶毡帽,像是一位普通的老农。
池塘里有几尾金鱼,正在戏嬉,无忧无虑。
它对赵四海很亲昵,不停的用自己的小脑袋在赵四海的身上蹭来蹭去。
四周的老人,像是坐化许多年,依然不闻不问,没有丝毫的动弹,他们像是已经死去,可他们的身体却又散发着浓浓的威势,有强烈的生机隐于其中。
大殿的陈色依然是古色古香,带有浓浓的明清风格,特着大气,恢宏,还有庄严。
这是许多人对他的看法。
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怨言呢?
不过,王清泉显然不想强迫自己女儿。
有谁能想到,他能随时进出中南海,面见一号首长而不需等待,好吧,就算他从来没有去过,可他就有这样的特权。
阳光明媚,没有鸟语花香,却真的有一只鸟从远处飞来。
许多年过去,传奇成了回忆,只是他从不愿意想起那些过往的事情。
人都会犯错,年少轻狂时,他也犯错,于是想起年少时,他就会有后悔。
似乎赵m.hetushu•com.com家父子天性就是如此的闲散。
老人的拜访显得很突兀,这让赵四海很是疑惑,而老人最后那一句话,更是让他隐隐有些猜测。
那是一只黑色的鸟,不知名,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会见到。
可如果真要怪,也只能怪他们生在了王家和赵家,而且正好是嫡系一脉,于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就不再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而成为两个家族的大事,更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王若羽知道父亲的意思,她没有吭声。
暗门之后,有微光传出,向下延伸出一排石阶,深至地底。
“你就这么一个儿子。”阎王道。
外人或许认为他很平庸,那只能说明许多人都平庸,看不出他厉害的地方。
赵四海来这里,从来都不会有人阻拦。
灰衣老者眼睛睁开一条缝,眼中自有雷电风云,异常的犀利,他看着赵四海,缓缓的点了点头。手一挥,一道劲风拂过,那石门竟然朝两边收缩,露出一道门户。
石门很大,面积近二十平米,门前盘膝坐着一位灰衣老者。
……
站在山边,看天边流云,看远处的城市,看近处的山山水水,赵四海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赵四海苦笑。
那些年,赵四海这三个字,本身就成了传奇。
赵四海吸了一口气,踏了进去。
“来。”
可惜那些传说有些久远,而知道这其中秘辛者,也是绝少数。
老人喝了一口,赞道:“你的茶艺依然这么好,而且你这里的茶叶,味道也不错,不过,我那里还有更好的茶叶,今天给你带了一盒。”
因为她知道了答案。
与赵惜水比起来,赵四海的生活也很悠然自得。
王清泉看着爱女,欲言又止。
赵四海的话,似乎并没有多少底气。
https://www.hetushu.com.com阎王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当初我就劝过你,可惜你总是不听。”
身体拔高,赵四海跳上屋梁,在某处拍了一下,落地时,墙壁已经往后退去,露出一道暗门。
中间那一位,穿着金色长袍,衣服上绣有金龙,张牙舞爪,极其生动,那老人更老,两道眉毛极长,从脸的两侧垂下,显得有些威严,却绝不会显得怪异。
“不仅仅是喝茶,还想和你下两盘棋。”老人笑了起来,从他的神态中,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可自从老太爷病情加重,他接待的客人便直线下降。
关于赵四海,许多人都只当他是赵家最大的叛逆。
它类似于一种信鸽,却不是鸽子,通体灰色,体积非常小,大概只比拇指大那么一丁点,可他的速度却是快若闪电,又因为它飞得极高,所以就算偶尔在燕京这座城市上空掠过,也很少有人能看到,就算是看到了,或许也会以为是错觉。
今天的天气不错。
天边的有晚霞,晕红的光落在池塘里,像是给池塘披上了一层纱,一切都有些梦幻的感觉。
那都是很久远的事情,他不愿意去回想,个中滋味,无法往外人道,但他却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情。
说完,他径直去了屋后。
赵四海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两位老太爷为什么能活到现在?”王清泉突然问了一句。
赵四海这个名字,曾经在燕京轩起过大风大浪,任何人一听,都会敬畏三分。
让抱养的妹妹辛苦奔波,而自己则在山上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往好了说,叫不食人间烟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往坏了说,那就是逃避。
她苦笑起来。
从和赵兵订亲到现在,甚至从小到现在,一直以来,她都比赵兵承受得更多。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