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崛起
第234章 放开对大明的粮食出口

当然,这里面还有萧明乾。此时的萧明乾虽然对唐洪生提出这个建议有点想不到,但是他并没有像在场的所有人所想的那样,至少表现出一丝的愤怒。而是微笑的走到唐洪生面前,以崇敬和感谢的眼光看着唐洪生。
虽然萧明乾这五年来,所表现出来的,完完全全配得上是明主,但即使是这样,敢提出这么个建议的人,也只有唐洪生。
看到大家都没有开口,就在萧明乾要宣布散会的时候,唐洪生突然间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向萧明乾行了一个大礼,满脸期待的问道。
“督军大人,现在我们台湾的粮食持续高产,今年的粮食产量预计能够超过五千五百万石。如此大量的粮食,除了台湾本身的消耗和出口日本以外,可能还会剩下至少一千五百万石。加上前几年的粮食储备,我们台湾的富余粮食将会超过三千万石以上。这还是今年的,以后可能会更多。这些粮食放在和*图*书那里时间长了,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现在大明北方的粮食生产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民不聊生。据统计,每年都有近五六十万的人被饿死。如果出现大的疫情,可能会更多。而且这还是在我们移民那么多的情况下。所以督军大人我们可否稍微放开对粮食出口大明的限制?”
这样的实力还是现在的,或许过两年,这些家当都会消失。所以,只需一个舰队,就可以单挑大明全国的水师力量。当然,这仅仅是海上力量的对比。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台湾根本不用害怕大明会攻上台湾。台湾现在所害怕的,只是失去大明这个最大得市场而已。
“督军大人答应了。”唐洪生惊讶的抬头看向萧明乾。
“大家应该知道,大明的土地超过八亿亩,就算每亩的平均产量只有一石半,每年的粮食产量也有十二亿石。这是多么庞大的数量,平均到https://m.hetushu•com.com每个百姓头上,也有差不多十石,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可食用的东西,足够养活这一亿出头的百姓了。但事实却是,在大明至少有六千万以上的人口难以填饱肚子。每年还有数百万的百姓成为流民,他们当中没三个人里面,大概就有一个人被饿死。这是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多的粮食竟然还有近半的百姓吃不饱,为什么每年都有几十万人被饿死。我告诉你们,那是因为粮食都被那些宗室王公,世家大族给侵占了。所以,大明不是亡在天灾上,而是亡在人祸上,天灾只是个诱因而已。”
萧明乾扶着唐洪生,让他坐下来,继续说道。
“既然不怕大明了,我当然就不用担心粮食大量进入大明会引来大明的窥视了。这正是我同意放开粮食出口大明限制的原因。”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错,这件事情是活人无数的大好事,我hetushu•com.com怎么可能会拒绝。”
“大家都知道,三年前,我们的粮食才开始出现结余。只是因为增长的太快,所以才出现粮食偏多的现象。而我之所以控制粮食进入大明,刚开始是因为台湾需要大量的粮食来支撑我们的移民。三年前,不要说输出粮食了,不大量买入就已经让我们大伤了一段时间的脑筋。其次,我是怕粮食的大量进入大明,会让大明将视线集中到我们台湾这里来,以当时我们同大明的实力对比,只要大明狠下心来,足以将台湾给攻下来。所以,我严格控制粮食流入大明。但是今天就完全不同了。我问大家,你们认为以大明现在的水师实力,还能同我们抗衡吗?”
萧明乾离开地图,走会座位上,看着所有人。
“先生,多谢您今天让明乾没有继续错下去。”
说着,萧明乾拉开了挂在墙上的那副东亚地图,指着大明向在场的人讲解道。
“你们或许认为我现在www.hetushu•com•com粮食流入大明,是为了避免大明因此而避免被天灾所削弱,从而影响我的大业。呵呵你们这么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没错。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大明的衰弱,主要因素从来都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可是督军大人,大量粮食进入大明,会使得我们移民受到极大的影响啊。”
萧明乾将自己的一些以后的战略安排说了一下,便让在场的人说说他们自己的想法。
赵守富站出来,不赞同的说道。台湾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他的信条。放开对大明的粮食出口,很明显会严重影响到台湾的利益。
萧明乾选址库页岛,其用意就更加让人佩服了。辽东苦寒,生长在南方的人是无法适应辽东的气候的,就算是那些辽东来的百姓,几年的南方生活,也会让他们失去回到辽东的勇气。但是留在库页岛就不一样了,在那里训练了五六年甚至更久的,充满了对女真人的仇恨的精锐骑兵,将会是和*图*书辽东女真人和蒙古人的灾难。
而唐洪生的这个提议,立即让已经开始放松了的众人,全部惊愕的停了下来。随后便表现出了不同的神色。
萧明乾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他们知道,萧明乾至少不会因此而发怒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其他的首领身上,即使那个人是个被世人称颂的圣主,也会对这么一个明显有资敌嫌疑的建议而大发雷霆的。
萧明乾说完这话,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的确,在萧明乾的那种不择手段的吸血战术下,大明的水师以惊人的速度衰败着。时至今日,大明水师超过四百吨的战船数量不会超过四百艘,更重要的是,火炮可能都做不到每艘一门。
赵守富,赵永岩等绝对以台湾利益为上的人,是满脸的不乐意。吴运东和卢远志,则是惊愕中带着一丝的喜意。李元心和陈元贇所表现出的神情却是夹杂着一丝担心的敬佩。当然,还有童子豪等军中将领的不在意。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