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名动京师,圣眷正隆
第653章 弹劾

一道很简单的圣旨,只是,这圣旨的封赏,却不简单,赐穿蟒袍,这可是极大的荣耀,亲王才能有的。
而朝廷当中,守旧派的势力几乎被彻底击溃,当然,也有不少的官员肯定是不赞同这道圣旨的,毕竟,曾毅的年纪太小了,而且,其功劳等等,在那些个官员看来,不足以担当大都督这个位置。
大都督又称为大都督府,是明朝初期朱元璋建立的,不过,之后,又被朱元璋给废除了,是为了防止军权过度的极重。
百官的奏折如同泥入大海一般,根本就不见丝毫的回应,全都被刘瑾压了下来,甚至,直接扔进了火盆当中。
整个大明朝各地弹劾刘瑾的折子更是雪花一般飘向皇宫。
正德的圣旨上,对曾毅的封赏其实很简单,赐穿蟒袍,领大都督职,正一品,统五军都督府。
可,问题是,如今,曾毅担这个位置,是为了军备革新。
重设大都督,这若是在平常,肯定是没人答应的https://m.hetushu.com.com,就是内阁,也不允许大都督这个位置出现的。
而且,曾毅也和内阁私下商量过,只要军备革新成功,就立即辞掉这个位置。
只不过,事后,刘瑾暗中令人消灭证据,以至于两人根本没露出任何的把柄来。
毕竟,如今的明朝,真要是出征的时候,是要朝廷重新选派大将,然后统兵出征的。
“这些个混账。”
新任南京兵部尚书杨廷仪,在左右侍郎两人为其摆下的接风宴上,因左右侍郎焦芳和张彩两人大醉,一时不慎,吐露惊天大案,前翻如今的大都督曾毅被冤枉一案,是其二人受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厂督刘瑾的指示,刻意栽赃陷害曾毅的。
这意味着什么,五军都督府是不能掌兵的,管着训兵,可是,兵部,却是管着武官调动等等的。
所以,这个位置,若是平时,内阁是绝对不会允许存在的。
之后,也就是明朝一m•hetushu.com.com直沿用的五军都督府的体系了。
可是,如今,这个位置在曾毅的身上,内阁却是没反对的,之所以如此,那是都知道,曾毅任了这个位置,对军备革新,那是一大助力。
可,一直以来,不管怎么样都除不掉刘瑾,而如今,没人去管焦芳和张彩两人到底是冤枉的不,所有人都只是知道,就算他们两个是冤枉的,那,也要冤枉到底,这或许是唯一一个可以除掉刘瑾的机会了。
而且,内阁都同意了,谁跳出来蹦跶有用?
就算不成功,也是要引起大乱的。
借助曾毅的势力,借助曾毅在皇帝跟前的宠信,以此,来除掉刘瑾。
而军备革新,若是顺利,五年左右,就能差不多了。
但是,大都督府却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却是不在任命大都督了,等于是成了一个空无一人的衙门了,甚至,之前的大都督府的衙门也没了,但是,却又没被废除。
这意味着,大明朝的军和_图_书权,随着正德的这一道圣旨,全都归在了曾毅的麾下,这信任,不可谓不重。
刘瑾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心里是后悔的,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利索些,把朝廷的那些个大臣该收拾的,给收拾的差不多,内阁的那几个老家伙,也都该给逼的告老还乡,若是如此,早些把焦芳和张彩送入内阁,有这两个家伙在内阁压着,哪还有今天这档子事。
而领大都督,这个大都督却是有那么一些说道的。
此消息传出,满朝震动。
这些个折子,让刘瑾震怒。
毕竟,这个位置军权太过极重,虽说难造反,可,一旦让心怀不轨之人坐上了这个位置,在碰到那些昏庸的君主,可就真指不定就造反成功了。
所以,曾毅任这个大都督的职位,内阁根本不担心。
都察院参奏弹劾刘瑾的奏折一天能送进宫几百份。
甚至,在大明朝的军事统帅机构上,大都督府仍旧是统帅各级军事机构的,这其中,包括兵部,包和图书括五军都督府。
这事,也就算是这么给彻底的定下来了。
原本,整个大明朝受尽刘瑾毒害的官员就不少,想要除掉刘瑾的官员就不少,刘瑾早就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不过,明朝发展至今,大都督府就算是在有了大都督,其军权的集中也不如从前了。
军备革新的序幕,也就此彻底拉开。
可,震怒之后,却是惶恐,刘瑾知道,这是曾毅的反击来了。
原本,刘瑾还以为这事情已经结束了,可,谁曾想到,曾毅就是揪住了这事情,来收拾他刘瑾的,当初之所以没提,为的就是今日。
刘瑾看着跟前火盆里奏折燃烧起的火光,语气中全是恼怒,可,脸上却是诡异的神情:“真以为杂家好欺负了不成?”
而大都督一职,统帅五军都督府,这意味着什么,想来,谁都清楚的。
而与此同时,南京那边,终于是有消息传了过来。
正因为这么一个细节,正德才会直接封曾毅为大都督的。
而正德,自然也知道这些https://www.hetushu.com.com参奏刘瑾的折子的,只不过,对此,正德却是没说什么,该说的,当初,正德都说过了,如今的这一切,正德都不会在干涉了。
所以,谁都知道,除非是反对曾毅军备革新的,若不然,最好是别跳出来蹦跶了。
而这两者,却是归于大都督府之下的。
这五年的时间,就算是曾毅有异心,可,却也不足以让他拥兵自重,时间不够。
也正因为此,哪怕是和曾毅不对付的官员,此时,也是在参奏弹劾刘瑾,这个时候,面对刘瑾,所有的官员都是一心的,甚至,那些因投靠刘瑾被贬出京城的官员,也在参奏刘瑾,这是他们回头的机会。
至于那些个老顽固,上奏折又如何,正德是理都不理的。
只是,有一点,刘瑾却是忘了,他其实早就发狠了,对内阁,对百官,他从来都没留情过,只不过,一切,都是有曾毅从中作梗。
毕竟,曾毅得罪的人也是不少的,这期间,肯定都是盯着他的,稍有些风吹草动,肯定就会被发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