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名动京师,圣眷正隆
第280章 态度

有许多的事情,都是会随着年纪的变化而逐渐成熟的。
优胜劣汰。
且,现如今,锦衣卫的事情,是曾毅负责的,皇帝也不可能临时插一缸的。
不管曾毅如何的强大,可是,却有一点,是事实,那就是曾毅的年纪。
没想到,在次见面,却是因为曾毅的原因,甚至,是曾毅定下了他,让他去认锦衣卫的右监察官的。
曾毅有先帝的金牌,可以凌驾于百官甚至是皇亲之上,甚至,就算是当今圣上,面对曾毅的时候,也要退让几步。
对此消息,最为满意的,怕还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了。
不等曾毅回京,他屠庸,就被罢官归乡了。
而且,既然现如今,锦衣卫的这权,这种到手的权利曾毅都不去贪婪,更何况是别的大权了?
而屠庸,这个前任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显然,很符合刘健的认同。
圣旨下达,屠庸接旨后,就已经随着传旨侍卫前来京城了。
“屠庸其门人弟子不多,且,其,为官清正,的确,适合制衡锦衣卫这个曾经血债累累的衙门。”
曾毅的脾气,可以说,内阁是最为清楚的,曾毅的脾气十分的倔强。
而且,内阁也不会真的自信到曾毅不会发现这个。
“只是,这人情,却是欠下了。”
而这人,则是任谁都想不到的。
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屠庸,一个被革职致仕的官员。
是以,和屠庸之间,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了。
“那曾毅,老夫也是见过的,灵台清名,不该是奸佞之人。”
而且,当时,曾毅还奉旨离京了。
而曾毅如今的表现,如果曾毅有旁的心思,那,锦衣卫的左右文武监察官之职,曾毅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
毕竟,日后,曾毅图谋不小的。
虽说是圣旨下达,任命屠庸的,可是,其实内幕如何,怕是没有哪个官员看不透的。
但是,这无可厚非,曾毅如此,其实也经担得起他这个贤臣的名头了。
满朝文武大臣,能有几个能做到这些的?
一个完整的衙门,是需要各种规矩的,而现在的锦衣卫,却是缺失了这个规矩的,也就是这个制衡的。
只不过,曾毅的到来,把个堂堂大明朝弘治皇帝给弄的提前归天了。
这种情况下,内阁,就必须要确保曾毅的成长环境了。
若是有任何的阻力,曾毅放弃了这右监察官的职位,那,或者可以说是曾毅不想惹来太多的敌对,或者说,曾毅承受不和*图*书住压力。
要知道,因为曾毅的原因,刘瑾在京城,可是老实的很,若是曾毅出了差错,哪怕是品行有失,到时候,也成了刘瑾这样的祸害,那,皇帝,曾毅,刘瑾,整个大明朝,怕是真的要彻底遭殃了。
至于说是监视曾毅,这个想法,内阁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可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可是都有不少门人弟子的,这些人,也是有不少为官的。
甚至,到现在,内阁对曾毅,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联盟了。
是以,许多的历史,也就有些不符合历史进程了,尤其是一些官员的升迁进程,则是更加的不符合了。
最起码,在内阁看来,现如今,内阁的作用,就是如此,毕竟,当今圣上玩略,甚至,难听点,可以说是当今圣上昏庸。
是以,这个时候,文官当中,就必须有一个清正的,刚直的官员前去坐镇,如此,才能防止锦衣卫在走老路。
原本,按照规矩,一般情况下,传旨侍卫传旨后,就先行返京了,至于被宣回京的官员,又不是犯官,都会在家稍微磨蹭几天,收拾一下,然后,自己带着仆人等回京的。
而现在,曾毅风头正盛,可以说,曾毅风头之胜,无人能及,尤其是曾毅的名望,此时,甚至没有哪个官员敢反对曾毅。
是以,情况特殊,内阁,处于朝廷的需求,也必须要确保曾毅的成长,或者说,必须要给曾毅一个好的环境。
而且,锦衣卫的重要性,现如今,朝臣都看的清楚,甚至,日后,怕是深得陛下信任的衙门。
这是一种规矩,没人愿意打破。
此次进京,屠庸是随着传旨侍卫来的,只跟随了一个老管家,旁的人,是一个没带。
文武制衡,哪怕一个右监察官,如果稍微不留情面,也是能阻止曾毅顺利的利用锦衣卫的情报的。
曾毅,还太过年轻了,这个年纪,正是心性不稳的年纪,这个时候,就算是曾毅心思缜密,谋略无双,可是,其年纪,却终究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而且,虽说曾毅可以不彻底掌控锦衣卫,但是,有一点,锦衣卫的左右监察官,不能和他对着干。
而且,锦衣卫,左右监察官的职位,对于曾毅来说,只要曾毅愿意,如同探囊取物,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曾毅竟然会放弃了。
显然,对于屠庸,几位大学的评价,都还是很高的,虽说当初让屠和图书庸归乡了。
可以说,之前,屠庸担任都察院的左都御史,而那个时候,曾毅在京城,也没几天的。
这次,曾毅如此,至多,也就是让屠庸记下个人情罢了。
屠庸是什么脾气,谁都知道。
只不过,这种联盟只是出于比较暗地里的,只可意会的联盟罢了,旁人,是看不出来的,可是,内阁和曾毅双方,对此都是清楚的很的。
不过,这宽裕,也只是相对而言罢了。
毕竟,换了旁人,谁的了这权利,会不要的?会拱手送人的?
至于伺候屠庸的儿女,则是随后才到的,要等屠庸进京后,安顿好了,才会传信给他们,让他们进京的。
而现在,曾毅将屠庸重新启用,在锦衣卫右监察官的位置上,则是考虑很久的。
可是,锦衣卫是做什么的,天下间,有多少情报不为锦衣卫所知的?
可是,却也有一点,屠庸,若是在整体的文官集团利益内来说,也是金字塔顶峰的存在了。
从这里面挑选几个,然后,让其投靠曾毅,也不必去打探曾毅的什么情报,只需要时常提起忠君爱国也就是了。
若不然,曾毅大可以任用旁人,可是,也正因为此,在锦衣卫的事情上,屠庸,不能出差错,或者说,小错可以有,但是,大错,绝对不能有,不然,不说旁的,只是曾毅,他屠庸就无颜面对了。
屠庸虽然已经致仕,可是,人却健朗的很,并不糊涂,对朝廷局势,也看的清楚,这道圣旨,不可能是出自当今圣上,只能是出自曾毅。
哪怕是一个右监察官的职位,曾毅也不可能放弃。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则是曾毅有一颗忠心,更有一颗贤心。
而且,曾毅有先帝赐下的金牌在身,如果曾毅有祸乱的心思,且,当今圣上如此德行,可以说,这天下,在没制止住曾毅的。
纵观历史,没有内阁保护那个未成长起来的年轻才俊的。
除去曾毅外,还有几个大臣能做到这样的?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年少天才,可是,大多数,却都是半路夭折了,真正能够走到最后的,而且,坚持不变的,却是没有几个的。
尤其是内阁大学士,根本没必要违背良心。
屠庸呵呵笑着,似乎是想起了当初和曾毅见面的情景,虽说曾毅也是都察院的御史,可是,以曾毅的身份,想要和屠庸说话,机会却是不多的。
“屠庸担任锦衣卫的右监察官,此为最合适的了。”www•hetushu.com.com
是以,对于曾毅的表现,是彻底让内阁放心的。
而现在,曾毅却提选了屠庸任职锦衣卫的右监察官。
可是,那只是朝廷官场的政治斗争的结局。
屠庸,为人正直,历史记载,其在刘瑾专权期间,仍旧宁折不弯,甚至,于之对抗,设法保护当时也经卸任的前任兵部尚书刘大厦。
且,屠庸,肯定不是曾毅的人,曾毅也无法掌控屠庸,甚至,屠庸还是曾毅的老大人。
是以,虽是圣旨宣,可是,屠庸却知道,这意思,是曾毅的意思。
是以,就必须要刚正,且,知分寸的官员了。
“且,曾毅的名声,就算是老夫归乡了,咱们,不是也听的不少吗?”
只不过,对于屠庸的革职,就连曾毅,也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的,或者说,屠庸,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员,对他的革职,其实是朝廷政治斗争的一个结果罢了。
这样一个官员,哪怕是文官集团内部有小利益不和,但是,在文武之争上来说,却是文官得益了。
就算是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能否做到这点,怕是他们也不敢确认的吧?
现如今的曾毅,看似不重要,可是,其实,却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曾毅,现如今,就是朝廷百官和皇帝之间的一个纽带。
现如今,屠庸被革职致仕了,而曾毅,这个时候如此做,屠庸就是欠了曾毅一个人情,而且,还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老爷,此次进京,不知是福是祸啊。”
屠庸,不仅仅是曾毅的老大人那么简单。
虽说有些门人弟子,也是隐蔽的,朝廷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关系,大多数朝廷重臣,都是有这样的门人弟子的。
当今圣上玩略,一应大事,全都交给了内阁处理,岂会有闲心处理这种事情?
是以,现如今,屠庸不仅是其脾气等符合,就是他现在被革职致仕了,这一点,也是很符合曾毅条件的。
尤其是屠庸,他这个年纪,虽说是正直,可是,并不代表他对这里面的道道看不懂,若不然,他也不会一路走到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这个位置了。
既然曾毅现如今如此,那,等日后,只要不出什么意外,曾毅的性格,怕是还会一直如此保持下去的。
除去最开始时候,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对曾毅是有所不同意见的,其后,尤其是知道了曾毅的身份以后,内阁对曾毅,可以说是越发的满意了。
而内阁,就是起着防止这种意外hetushu•com•com发生的。
可是,若是胆敢让这些人监视曾毅,那,一旦被发现,必定会起相反的作用。
只不过,同时,屠庸,却也是欠了曾毅一个人情,最起码,以后,曾毅想要利用锦衣卫的情报或者其他,屠庸,也是无法,且,不能拒绝的。这个人情,必须还,且不得不还。因为皇帝对曾毅的宠信,天下都知道,就算屠庸不行方便,曾毅,照样可以通过皇帝,得到相应的情报,只不过,略微麻烦些罢了。
只有他们自己的长辈,师傅,才会保护他们,因为,成长,其实,也是一种争夺,如同官场一样。
不过,考虑到屠庸的年龄,不适合长途奔波,是以,曾毅定下的时间,还是略微有那么一丝的宽裕的。
屠庸声音不大,可是,却中气十足,以他这个年纪来说,却是身体强壮的了。
而且,宫中,还有刘瑾这样的佞臣作乱,霍乱朝廷,这种情况下,内阁就必须要看好曾毅这颗好苗子了。
屠庸任锦衣卫右监察官的消息传出,可以说是百官俱结为之震动,之后,文官狂喜。
在没人能够比屠庸更加适合在右监察官的这个职位上了。
在过完年后,正德元年的半个月的时候终于是传出了圣旨,锦衣卫的右监察官,也就是锦衣卫内部文官体系的监察官进行了任命。
若非是因为曾毅的原因,内阁和皇帝,可以说是已经搭不上话了。
“圣旨,不可违。”
是以,锦衣卫的重要程度来论,曾毅既然不趁机把锦衣卫的权利彻底的抓在手里,那,日后,定然也不会在抓锦衣卫的大权了。
而且,在刘健看来,锦衣卫不管现在是否改动了,可是,其,毕竟是有着之前的历史,能否彻底真正的转变成功,非常的重要。
让屠庸担任右监察官的职位,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现在,情况特殊,锦衣卫,在曾毅看来,需要制度的平衡。
内阁次辅谢迁,点了点头,满脸的笑意,显然,曾毅的举动,已经充分的让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接受了。
因为现如今,锦衣卫的左右监察官,文武体系的制度才刚刚开始,这个时候,不管是左右哪个监察官太过强硬,都是不行的。
说来也可笑,原本,朝廷大事,对皇帝来说,是国事,是最为重要的,可是,现在,对皇帝来说,这却是闲事了。
这次之所以启用屠庸,任职锦衣卫的右监察官,可以说,是曾毅充分考虑后的结果。
“是福hetushu.com.com是祸,终是躲不过去的。”
就算是锦衣卫不知道的,也是有的,毕竟,锦衣卫不是万能的,可是,人,总是有疑心的。
毕竟,如果,谁都知道锦衣卫左右监察官的人选是曾毅在背后制定的,而皇帝至多也就是在最后关头下道圣旨罢了。
屠庸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曾毅既然敢点他的将,那就不指望他在锦衣卫上任后对其俯首听命。
内阁首辅刘健点头。
若是只是派人在曾毅的身边,偶尔提及忠君爱国,这,就算是日后被曾毅发现了,也没什么的。
虽然之前,曾毅设锦衣卫文武体系,可是,两个体系,只能是两者平衡,且,这个衙门不容易被一些朝廷重臣所掌控。
可是,对于屠庸的人品,暗里,却是没人能违被良心说不的。
出于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之间的关系,处于隐蔽。
且,以曾毅的才智,只要是真的时间久了,定然会发现出一些不对的地方,只不过,是隐瞒的时间长短罢了。
而且,皇帝对曾毅极为宠信,如果曾毅想要独揽大权,如同刘瑾那般,会有无数种方法的,根本不必如此。
改变了以后的锦衣卫,是不可能在沿用以前的规矩了。
而且,如果按照历史进程,此时,屠庸也该被重新启用了。
※※※
是以,就算是曾毅,对于屠庸,也是敬佩的。
一旦缺了曾毅,那,朝廷百官和皇帝之间,一旦在有什么矛盾,将会无法调节,而且,没了曾毅的压制,刘瑾,也会彻底的暴乱起来的,在没人能让刘瑾害怕了。
到时候,锦衣卫,有一个司徒威这个左监察官是他曾毅的人,能够提供情报,就足够了。
虽说,曾毅也不是三岁孩子,其也不可能听从内阁的安排。
不论别的,就单凭这点,曾毅,就足以让内阁认同他的地位,同时,不在针对于他,当然,若是内阁昏庸,专权,那,或许会是个例外。
而右监察官可以不是他曾毅的人,但是,若是一个劲的和他对着干,那,就是坏事了,毕竟,情报的重要性,曾毅,其实是很清楚的。
只不过,曾毅,却是个例外,如此的环境下,不能有失,一旦曾毅在出现了意外,那,朝廷将会彻底的躁乱起来。
至于旁的,偶尔,旁敲侧击,也是成的。
在旧的规矩作废,新的规矩还尚未制定的这个过程当中,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是以,才会有此一举,让屠庸接旨后,立即虽传旨侍卫进京。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