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附录三 谢逊思想传记(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元代卷)

后来张无忌也成为了明教领导人,在元末人民大起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这不能不说是他思想的严重倒退,但是这些历史局限无损于谢逊思想的伟大和超前。
而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念是阶级压迫产生的意识形态,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掩盖其弱肉强食,剥削压迫人民的实质,不具有神圣性。
谢逊成年后,到西方昆仑山地区留学,思想上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冲击,对儒学产生了怀疑,后来加入了地下革命组织明教,明教认为所谓“天理”或现实世界的伦理法则,实际上是一种黑暗的力量,蒙蔽人的心灵,真正的光明在黑暗之外,将会在不久后降临。
最后,理www.hetushu.com.com屈词穷的成昆撕下了道德君子的虚伪面目,强|暴了谢逊的妻子,并杀死了他的家人。
少林寺的封建僧侣集团头子空见试图用佛教唯心主义的说教来迷惑谢逊,最后被谢逊在坚定的革命斗争中所消灭。
谢逊在少年时就对理学产生了怀疑,遭到了成昆的压制。
参考文献:《谢退思集》四部丛刊本。
《元史》中华书局,1981。
谢逊的著作已经散佚,仅在《元史》、《倚天屠龙史》等历史记载中保存了他的一部分思想,后人辑有《谢退思集》一卷,有四部丛刊刻本。
谢逊的养子张无忌从小在他的教导下,成为一hetushu.com.com名坚定的革命战士。
他的思想仍然是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从而在晚年又陷入了佛教唯心主义的泥淖,放弃了明教的革命主义精神,改而鼓吹佛教的禅宗思想,认为一切都没有差别,要求人民放弃革命,用佛教的“顿悟”、“慈悲”来改变世界,最后在少林寺出家。
冯友兰:《谢逊的唯物主义思想研究》《三松堂全集》 第10卷,1974。
谢逊在武术思想上也做出了重大的革新,他扬弃了“混元霹雳手”等以儒家、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武术,对于“习武养生”等封建地主阶级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的宣传进行了深入批判,将其中的合理https://m.hetushu.com.com成分和新兴武术“七伤拳”相结合,发展出了以不妥协的斗争为目的,以对敌人的打击为本位,即使伤害自身也在所不惜的武术思想。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谢逊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没有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不知道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质,因此并未摆脱思想的局限性。
这些光辉的思想,上承南宋陈亮的功利主义,下启明代李贽的童心说,鼓舞了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志,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反映出劳动人民坚决同阶级敌人斗争到底,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革命思想,是武术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和他的斗争哲学也和-图-书是一脉相承的。
谢逊(1300-1372),字退思,号“金毛狮王”元末革命家,武术家,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谢逊在反元起义的革命斗争中,也先后击毙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许多爪牙。
成昆的暴行让谢逊对封建儒学扼杀人性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抛弃了成昆的反动影响,也对超自然的所谓的光明力量进行了扬弃,走上了独自思想探索的道路。
《明史》中华书局,1976。
这虽然也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但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黑暗向光明转化的辩证法,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
《倚天屠龙史》中华书局,1980。
1328年,成昆到谢逊家里做客,发hetushu.com.com现谢逊抛弃了儒家思想,转而信奉明教后,在思想上和谢逊发生了激烈的交锋。
谢逊认为,宇宙是一个没有意识的物质实体,不存在道德属性,道德是人类发明的概念,具有阶级性。
只有被压迫人民具有了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力量,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光明世界。
他出生于一个猎户家庭,童年时被武术家、理学家成昆收养,在成昆的指导下系统学习过武术以及儒学,特别是朱熹的理学思想。
郭沫若:《从毛泽东思想看谢逊的阶级斗争观念》《郭沫若全集》第8卷,1983。
理学认为世界有一个最高的、不变的“天理”它高于物质世界并且指导物质世界的运行,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反动理论。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