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国家最高科学奖

既然要改变,就要先做出行动。
信中,胡教授用半文半白的语调向杨叶解释自己的苦衷,并直言拒绝了他的建议。
不过你要是早有准备,举办方也不会没收。
颁奖大厅。
或许有一天,西方人会穿上中山装参加华夏的科学颁奖典礼。
当时雨下的很大,胡教授看到浑身湿漉漉的杨叶匆忙赶来,忍不住失声痛哭,捶胸顿足的直呼:“惭愧,惭愧。”
每一个在场科学家都激动的鼓掌。
杨叶这番话,的确触动了这群老一辈科学家的心。
英国有自己的燕尾服,为什么我们华夏不能有自己的中山装?
杨叶提出“不拘一格,与时俱化”,就是告诉大老板:在学术自由方面与国际一致,但我们也不用刻意的去模仿世界。
“如果谁觉得我杨叶说话狂妄,就凭着真本事,拿着你的科学项目来这里见我!”
谈到这里,杨叶专门向大老板聊起“胡越教授”的故事。
一个泱泱大国,14亿人口,60年居然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话可以谦虚,心态也可以谦虚,那么科学成果能谦虚吗?”
听到这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在场众人收起笑容,专注的凝视着杨叶。
听完杨叶说的这个故事后,大老板很有感触,当时就拍案说要搞“科学改革”!
他这番话,说出了多年来国家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
“诚实一点的说……这是我应得的。”
实际就是说“要与世界科学界的自由开放看齐”。
“看法?你想听谦虚一点的,还是诚实一点的?”
这次颁奖典礼不同以往。
正如m•hetushu.com.com他说的:“我很愧对贤弟的厚爱。君子之道贵在诚信,我既然已经同意美国机构,就不能再和你合作。”
他们正兴奋的看着CCTV直播的“国家最高科学奖颁奖现场。”
不少人听到杨叶这番话,都开始觉得他有点狂妄自大了。
“呵呵,我又不是小动物,你抓到我也不能煮了吃。”
无限梦休息区内,几乎聚集了无限梦全体员工。
“考不上大学,成不了科学家,无法实现梦想,你还能抱怨国家,抱怨政府吗?”
“看,老爷子有关节炎还要来参加颁奖典礼,这奖拿的真不容易。”
杨叶、柳飞燕、王峰三人一走进大厅,就受到不少记者的关注,那些老辈科学界们也纷纷看向这个新一代的接班人。
“如果哪位能做到我现在成就,我愿意双手把奖章送给你们。”
“别给自己找借口,也别把自己看的这么低,每个人都是未来的诺贝尔,华盛顿,只要我们肯努力,世界都要为我们让路!”
于是,中山装就成了这次典礼的一大亮点。
进入2010年,华夏科研虽然如茶如火的开始发展,但根本上却没有拔尖人才的出现。
不出意外的话,会议结束后国务院就会出台一项《有关华夏科学发展》的意见。
一晃之间国庆长假便过去。
“呵呵……”
首先是场馆的布置。
说着,杨叶转头对一旁90高龄的李院士问道:“老李同志,你们谁想来?”
“呃……是不是看法有点多了?”
说到最后,杨叶深吸了一口气,凝视着镜头道:“现和图书在开始,我希望年轻人能拿出一股锐气来!”
2000年开始,大批的高材生涌入国外留学,然后一去不复返。
站在舞台背后的总书记等高层领导,也含笑着这个被荣誉环绕的年轻人拍手。
“小叶终于成长为新一代的精神领袖了……好!我果然没看错你!”
其实从他们谈话内容来说,已经不亚于国外科学界的水准,不过这些内容都处于理论方面,国内的大型实验室还是相当缺乏的。
柔和的灯光下,整个人显得利索又富有朝气,看得不少女性|服|务人员都是“如痴如醉”。
说实话,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早就想“退位让贤”了。
“孙子,你爷爷有关节炎。”李院士假装恼火的挥舞着拳头。
此时颁奖还没有开始,两百多位不同领域科学家陆续进入会场,记者拿着话筒正一个接一个的进行随机访问。
从90年代华夏科学界就开始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
另外这次颁奖会上,杨叶也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宣布。
他这句话无疑表明了态度。
最后一点不同的是:
实际“中山装”的提议,就是杨叶提出的。
这次出国经历,给不少华夏员工带来令人难忘的经历。
(呵呵呵,现在和电视机纷纷轻笑。)
一套记者举起话筒笑道:“作为本届最年轻的获奖者,你有什么看法?”
不同领域学者专家,与记者间的互动也相当融洽。
届时政府会加大民间科学界发展的鼓励与奖励力度。
国内的科学界,说不好听的就是政治傀儡,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不是为了兴趣爱https://www.hetushu.com.com好而去研究。
或许有人觉得他过于迂腐,太守诚信,但根本还在于没有一个适于他的环境。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国家正在逐步的走向“开放化”,不再只是表面,而是深层次。
其中有不少都是火种实验室里的人。
“没钱我给你资助,没实验室我出自帮你建设……”
所谓“身体力行”。
这里面,杨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杨叶什么情况,估计大家比我自己更清楚!我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吊丝,站在这个舞台上,为什么你们不能?”
本次颁奖会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10月8号。
杨叶也在雨水冲刷下流泪不止。
这幅画面,很快就被花都日报记者捕捉到,很快网上便出现《老少科学家机场分别》的新闻图片。
“哈哈哈,说的好!”
胡教授在10月4号已经出国,他走前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杨叶。
杨叶这番话说完,大厅内一片掌声,不少人都有点明白他这番话的用意。
今天杨叶这身中山装很得体。
“其实杨叶也没做什么贡献,YOS是借鸡生蛋,洛斯德也是误打误撞,植物发电以及净水液都是我们实验室那群兄弟的功劳。”
“我昨天想了一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把奖项给我。难道就应为我是残疾人(神经病)?然后特殊照顾?”
因为到场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加上本届与众不同的“开放性”,使得到场媒体也很多。
“哗!”杨叶这番“语出惊人”的话,就好像水滴油锅似的!电视收视率直线上升。
杨叶这番风趣的话,使得和-图-书在座不分男女老少纷纷欢笑起来。
“华夏有14亿人,与我同名同姓的少数,与我同样拥有科学梦想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我就能做到,你们不能?”
“与时俱进”。
西装、洋服,似乎只要是老外出品的就是高档、高贵、高气质的代表,而华夏自己的东西却成了街边货。
“臭小子,嘴巴挺会说啊!”
要求科学家们身着中山装的原因,是不忘民族气节,并与西方科学家区分。
“鼓掌!你爷爷的,可算说道老子心坎了!”
大老板询问了杨叶对这次活动举办的看法,于是杨叶便提出了“不拘一格,与时俱进”这个理念。
从进入20世纪以来,华夏全面模仿西方国度。
无限梦那些仍在放假期间的员工,也陆续搭乘不同批次航班回国。
在人们热论二人惺惺相惜的时候,又有谁知道胡教授离开的苦衷。
这三点虽然只是小小的改进,但对科学家来说不亚于当初的“变革”。
其次,这些科学家皆身着量身订做的“中山装”。
以往这种场合,大家都是西装衬衫。而这次要求穿中山装,也是有一定内涵的。
哗——
现在领导和科学家们都没有演讲稿,大家可以自由的说自己想说的。
……
看到这份文档杨叶深受感动,当时便搭机从平安飞往花都,与胡教授见在华的最后一面。
华夏人讲究“温文尔雅,谦虚厚德”。
往常像这种大型会议应该布置的都很严肃,但这次布置的却如同开茶话会一样,“主席台”仅仅是一片高出来的台阶。
接下来,杨叶语气变得平和谦虚起来。
这种布置在西方科学界和_图_书很常见,但对华夏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确切的说是:改革。
如果华夏有任何一个公司和组织愿意资助胡教授,恐怕他就不会远渡重洋前往美国。
颁奖会议举办前3天,杨叶接道洪老爷子的邀请去香山做客。
这次举办方之所以如此要求,也是要一改过去的作风,不再盲目的跟随西方国际的,打造自己的特色。
“是不是觉得我很狂妄?没有年轻人的谦虚?”
这是科学平等自由的象征。
最后他在邮箱附件中追加了一份“电子文档”,文档内记录着胡教授对“地狱洛斯德”的看法和个人理论。
现场的学术气氛很浓。
杨叶含笑与柳飞燕互视道:“那么请问心里面这么认为我的人,您还何尝不是因为一点点成就,就沾沾自喜,得意一辈子?”
“杨先生,总算抓到你了。”
杨叶看着镜头直言道:“谦虚一点的说,我感觉这次能获奖,完全是众位老前辈的礼让。”
“呵呵……”现在笑声零星的响起,更多是深思。
只是不再按照过去的形式来走。
说着,杨叶赤红着脸指向身后的演讲台说道:“除我之外,这里还有9个席位虚位以待,只要你们肯努力,我敢保证这里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难道14亿大国,找不出第二个年轻人,非要这群老前辈来每年过来撑场吗?”
随着杨叶这声幽默的结尾,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午宴上,众人小谈政治,大谈科学,从国内科学发展现状,一直聊到科学未来的展望。
“买不起房,你可以抱怨国家……”
……
“就怕你们没志气,没梦想,没勇气!”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