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华山剑、气之争
十一、“剑气冲霄”与“正气堂”

岳小肃心里是很清楚,以当时两宗的实力对比,如果打内战气宗肯定死得很惨,他摆出个激进姿态不过是以进为退,逼迫剑宗与华山掌门承认气宗,同时为气宗谋取在华山派中的合法地位。华山掌门的做法正好落他彀中,岳小肃因此见好就收,当即表示坚决服从掌门领导,自己绝对没有分裂华山派的意思。
这种阐述显然是不够详实的,不用说书外的读者,连他的弟子都没有被轻易忽悠。比如岳灵珊当时就说:“大家是同门师兄弟,比剑胜败,打甚么紧!又何必如此看不开?”
而既然是光明正大的竞争,那么手段绝对不会是血腥杀戮的。后来“剑气冲霄”匾额被丢进了垃圾堆,换成了“正气堂”,此时只允许“正气”,连“剑”字提都不允许提了,令狐冲做为华山大弟子,十五年来根本不知道有剑宗这么一回事,这个时期,才是华山派禁锢程度最深、最黑暗的时期。
剑宗领袖与华山掌门认为,绥靖可以换来和平,可实际上这只是岳小肃的权宜之计。他与剑宗定下“剑气冲霄”的盟约,只是为了争取时间而已,最终他是要消灭剑宗,搞“正气堂”的。
“剑气冲霄”匾额公然悬挂在正厅大堂上,江湖中任何一人拜访华山派,都可以看到。允许被看到,自然允许被讨论,允许被讨论,自然hetushu.com.com允许有非议,允许有非议,可见其底气很足。也就是说,当时华山派并不掩饰自己内部有两个派别,所谓的剑、气之争在当时并不是见不得人、上不了台面的诡计之争,而是光明正大的、理直气壮的竞争。
剑、气两宗偏科偏得厉害,这还只影响两宗内部,但是伴随着严重偏科而来的是更加严重的偏见,这就影响了整个华山派。两宗跛着一条腿相互鄙视,相互鄙视必然会形之于颜色言语,这些言语会刺|激两宗关系更加恶化,而关系的恶化会导致加倍的鄙视与非议,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岳不群在撒谎。他有意制造两宗一向誓不两立的假象,而实际上,即使在两宗成立之后,一开始的剑、气之争还是比较温和的,双方甚至有过联合执掌华山派的迹象,尔后发生了一些事情,两宗从战友向死敌转变,和平共处越行越远,矛盾急剧激化,最后酿成了流血冲突。
这句话问出了所有人的一致疑惑。你看,连岳灵珊这样的傻妞都知道同门之间的武学见解差异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不可以无限上纲变成敌我矛盾的,更没必要搞得你死我活。
悬挂起“剑气冲霄”的匾额,确定两宗共同执掌华山派的方针之后,预料中的剑拔弩张消弭于无形,华山上又恢复了平静。一切似乎www•hetushu.com.com都没变,一切又似乎都变了,用四个字来形容当时华山上气氛,就是外驰内紧。
比说满清乾清宫大殿上悬挂着的“正大光明”匾额,先后由顺治皇帝手书,康熙皇帝铭刻珍藏,乾隆皇帝摹拓仿制。这个匾额的含义起码有四层:第一层含义来自儒家学说,“正大光明”一词出自大儒朱熹,所谓“圣贤之心,正大光明”。满清皇帝服膺儒学,正大光明四个字,含有自勉之意,同时书之文字刻之匾额,又含有砥砺子孙之意;第二层含义在于满清以异族人入主华夏,心中时常自卑,并且非常敏感,使劲标榜“正大光明”,也是在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第三层含义在于乾清宫是皇帝寝宫,乾清宫大殿又时常成为议事大殿,满清君臣在先帝“正大光明”匾额下商议军国大事,自然要牢记正大光明四字要诀;第四层含久,则在于“正大光明”匾额有个实际的用途,众所周知,康熙一朝曾经因为立储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于是雍正皇帝吸取教训,决定不再策立太子,而是建立一种“秘密建储”的制度。具体做法是皇帝将自己心目中嗣君人选拟成旨意,一式两份,一份随身密藏,另一份则悬挂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如此一来可有效杜绝党争,也可杜绝人为操纵,等皇帝大行和*图*书之后,众大臣从匾额后取下秘旨,与大行皇帝身边的那份一核对,选出来的嗣君自然非常“正大光明”了。
于是数年之后,发生了震惊武林的玉女峰事件。
偏激与敌意都是可以快速传染的。气宗自然不用说,原本较为开明宽容的剑宗,内部环境也开始恶化。之前,剑宗内部未必没有内功高手,气宗内部也未必没有剑法高手,这些人很快会成为异类,遭受同宗师兄弟的非议与戒备。剑宗方面对于这些人也许只是疏远,但在气宗方面则可能会加级为放逐,甚至暗中杀戮。
华山正厅大堂的“剑气冲霄”匾额,也是值得深度解读的。“剑”者,剑宗也;“气”者,气宗也;“冲霄”者,剑、气合并,振兴华山派也;“剑”在“气”之前,说明“剑”为主、“气”为副;“剑气”合称,又说明剑、气并未决裂。
在《笑傲江湖》中,岳夫人大概在四旬左右,她十三岁那年差不多就是三十年前。由此可知,三十年前的华山派正厅大堂上悬挂的匾额是“剑气冲霄”。这正厅大堂之于华山派的地位,就相当于真武大殿之于武当派,达摩院之于少林派,紫禁城之于明清王朝。这种场合的匾额、字画都不是随随便便挂的,它蕴含的讯息是高度政治性的,完全值得过度诠释。
剑、气两宗曾经和平共处的证据在《和-图-书笑傲江湖》第十一章:(岳夫人)顺眼又向厅上“正气堂”三字匾额瞧了一眼,心想:“我当年初入华山派练剑,这堂上的匾额是‘剑气冲霄’四个大字。现下改作了‘正气堂’,原来那块匾可不知给丢到哪里去了。唉,那时我还是个十三岁的小丫头,如今……如今……”
而高深武功都需要内外双修,相辅相成才行,任何走极端都是有害无益的。气宗一味钻《紫霞神功》那牛角尖固然不对,剑宗的剑法练到后来缺乏相应内力辅助,也只能剑走偏锋,走投机取巧的路子。这种偏激限制了剑宗武学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剑宗的二代弟子里面,恐怕很难找出堪比日后嵩山派左冷禅那样的高手。
对于剑、气之争的起因,岳不群则避实就虚,只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归结为武学宗旨的不同。
如果联系当时的历史,两宗武学上的分歧早已有之,剑、气两宗还曾同气连枝,并肩抵御外敌入侵。评价男人之间关系铁不铁有三大标准: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前两项剑、气两宗的师兄弟们都占全了,第三项在某部分人中间也未必没有。按说同门之谊应该固若金汤,为什么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若干年后,气宗的岳不群回顾华山剑、气之争,重点是痛陈当年斗争之残酷,那真是血雨腥风惨不忍睹,“派中师兄弟https://www.hetushu•com•com内哄,自相残杀。同门师兄弟本来亲如骨肉,结果你杀我,我杀你,惨酷不堪。今日回思当年华山上人人自危的情景,兀自心有余悸。”(《笑傲江湖》第九章)
在个矛盾激化的过程中,气宗的角色非常不光彩,这是岳不群竭力要掩盖的。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流氓没有底线的。所以在有流氓传统的国度里,历来都是小人混得坦荡荡,君子死得惨兮兮。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气宗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加强,这一回合,岳小肃又赢了。
这个开明宽容的姿态应该是当时华山派掌门从中斡旋的结果,他利用剑宗温和辈成员的身份,说服当时的剑宗成员以大局为重,不要做意气之争,同时又说服气宗不要太激进,继续咄咄逼人会使华山派发生分裂,到时候如果发生内战,那是两败俱伤。
在内部清肃之后,华山派弟子就失去了选择练武方向的自由,落到气宗只能花大力气去练那莫名其妙的气,落到剑宗则只能专心练剑。风清扬倘若不幸落在气宗,最多练成个岳不群,而岳不群倘若落在剑宗,估计还不及封不平。任何在气宗内部进一步探讨高明剑法,或者在剑宗内部探讨高明内功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异端,加以禁止。
不满与仇隙在一点一滴地积累,就如岩浆在地下涌动,终有一天将会破地而出。
上一页